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互补互鉴


Day6

  

  塞尔维亚的一“白”一“黑”

  辽阔的平原,肥沃的土地,充足的光照和降雨量,成就了塞尔维亚农牧业。其中,畜牧业里一“白”一“黑”就很有特点。白是养羊业和奶酪乳制品产业,黑是生猪产业。

  由首都贝尔格莱德向东,驱车经过高速后道路变窄,路况坑坑洼洼,行走缓慢。两边的森林却很茂密,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就到了白河农场。

  白河农场坐落在曲曲弯弯的丘陵地带,45人管理着600多公顷土地。这个农场历史悠久,1850年建成,当时主要是养马,一战后开始养羊和种植水果,之后从事乳制品和奶酪加工。二战后这里被另一家公司收购,2015年后被今天的老板买断,养殖种植加工全面推进,目前有山羊1000多只,绵羊1000多只,种植黑莓等水果,制作奶酪等。

  站在农场门口,眼前是望不尽的金色大地,还没有枯落完的树林,野草点缀着一些绿色。

  牧羊犬跑前跑后,不时到主人身边讨巧。农场主人介绍,绵羊抗寒性强,初冬季节可以在野外圈养,山羊则在羊棚喂养。农场中每天山羊的产奶量可达700升,绵羊可达500升,在这里全部用于奶酪加工。他们与中国有缘,他们农场在上海进博会上与中方一家公司签订了羊肉和奶酪分销合同。

  奶酪是欧洲人喜爱的食品。工作人员为我们展示冷却、加热、压缩、搅拌、成型、储藏等多个程序,这一过程有点像中国传统做豆腐,不同的是还要放置6到9个月后,才可以拿来食用。

  这里地处山区,空气、水都很好,加之鲜奶不出场直接加工奶酪,质量更加上乘。主人端出白色的羊奶酪,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一点膻味都没有。

  塞尔维亚的初冬,天黑得很早,下午4点多太阳落山、暮色降临。我们赶到最大的养猪企业尤业公司时,天彻底黑了。

  该公司的第一代创始人米连科维奇,今年74岁,身体壮实稳重,目光炯炯有神。他说三十多年前,他创办养猪场时只有三五人,规模很小,现在已拥有500多人,养猪、饲料加工、屠宰、肉食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年出栏4万多头。共有3个养殖场。除了养猪外,还养鸡、养牛等,年总产值20亿欧元。

  当初为啥要办养猪场?米连科维奇说,他开始做农机生意,生意不好就转行了。他看重消费市场的巨大需求。他说,先开店,肉卖完了,再扩大养殖,饲料又有需求,再扩大,企业规模是一步步扩大的。同时,他抓住机会兼并了几家经营不善的小企业,让失业的人有饭吃、有活干,渐渐成为了大企业。他是个农民,上学又不多,就知道养好猪,卖好肉。请他用简单的话总结成功的经验,他说,一个人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干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土地 鱼类 牛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