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互补互鉴


  米连科的职业是保险公司经理,在亚德里亚海还有两条旅游商船。他自己没有孩子,但家族兄弟姐妹多,他们膝下儿女多,他投资酒庄是钟情于酒庄文化,同时也想为家族子嗣留下点念想。

Day4

  

  把大自然的馈赠运往世界

  吃过早饭,我们行车十分钟后,来到扎达尔市码头克罗马里斯公司。刚刚还在下雨,即刻天又晴了,这就是典型的亚德里亚海洋气候,即使初冬,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亚德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由东北到西南呈狭长地带,常年水温在15℃-25℃。沿海国家普遍注重环保,基本没有工业设施,因此特别适合于海洋生物生长。这里生产的鲈鱼、鲷鱼、石斑鱼、金枪鱼四大鱼类在世界渔业界享有很高声誉。

  这家企业就在码头旁,海边停靠着几艘渔船,远望能看见货轮帆影点点。刚刚捕捞上来的活鱼,几分钟就被送进冰鲜流水线。我们穿上工作服,看到在加工输送履带上活蹦乱跳的鲈鱼,经过清洗、取头、分拣、铺冰、包装等程序,又一箱箱送到在码头等候的船上。

  接受我们采访的是克罗马里公司销售经理马克。马克是个精干帅气的小伙子,短发蓝眼,络腮胡子。他很骄傲地告诉我们,早上送来的活鱼,经过处理,再回船上,两三个小时后,就到了意大利等国家消费者的餐桌上。

  克罗马里斯公司是当地最大的民营渔业企业,有7个养殖场,500多名员工,年产值达5亿多库纳。马克说,他们生产的鲈鱼、鲷鱼、石斑鱼80%出口,主要出口国是德意法,在亚洲出口到越南,也希望打开中国市场。

  渔业生产对于环境要求高,为了渔业可持续发展,克罗地亚有严格的捕捞和生产标准。马克说,石斑鱼一公斤以上才能销售,其他鱼类必须半斤以上,这里人均年消耗鱼类在20公斤左右。

  我们接着来到海边码头的另一家企业,佩拉格斯公司,这是克罗地亚最大的金枪鱼企业之一。因为风太大,我们没能乘船出海去生产基地参观。据企业负责人介绍,佩拉格斯公司企业员工120人,年销售6500万库纳。金枪鱼要长到30公斤才允许上市,生长期需要一年半以上时间,其产品99%出口日本。曾经一段时间,过度捕捞造成了资源下降,这几年金枪鱼的生长环境又在恢复。

  两个最大的海水养殖加工企业,收获着亚得里亚海的四种名贵鱼类,又把大自然的馈赠运往世界,分享给各地的消费者。这是典型的资源型国家发展的路子。

Day5

  

  循环农业与“战斗民族”

  48岁的达内开朗精干,迎接我们参观他的农庄时一直乐呵呵的。他高鼻梁大眼睛,脸上的皱纹透出一份欧洲农民饱经风霜的坚毅果敢。

  达内家六口人,他和妻子上有八十多岁的父亲,下有两儿一女三个孩子。农庄有2300亩土地,主要种植大麦、玉米和大豆,还有140多头牛,“种粮→养牛→积肥→肥田→种粮”,基本形成了循环农业模式。

  塞尔维亚地处巴尔干半岛北部,西北部靠近匈牙利,是著名粮食产区,农业畜牧业十分发达,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是阿尔卑斯山余脉。

  达内的农庄就坐落在西北部平原上。他的农庄所在地叫沙瓦茨,距首都贝尔格莱德开车一个半小时路程。

  达内养牛模式是买小牛,育肥再出售。先是在市场上买140公斤左右的小牛,饲养8到12个月育肥到500公斤以上出栏。小牛200公斤以下喂饲草,之后一直喂养谷物增肥。

  达内介绍,畜牧养殖业受市场影响大,时常有风险,价格不大可控。今年肉牛市场价格就不好,比去年降了20%多,每公斤才卖2欧元左右。达内说,他们家祖祖辈辈养牛,他爸爸那时养牛不到十头。2014年,他动用积累新建了眼前这个养牛大棚,可以饲养140多头。本来还想再建一个大棚,扩大养殖规模,但因为市场不好,一直没有开工。好在政府对于养牛产业实施补贴,一头牛补助120欧元,同时金融系统还有优惠贷款支持,对于养殖农民降低了一些风险。

  陪同我们采访的塞尔维亚农业部官员说,达内这样的家庭农庄在塞尔维亚很典型,但像他这样规模的不多。

  达内邀我们茶歇,并热情请我们BBQ。牛肉、鸡肉和红肠以及饮料啤酒早已摆满餐桌。达内拿出一瓶高度白酒倒进小杯让我们品尝。好家伙,尝一口火烫火烫的,忍不住张嘴滋溜。达内咧嘴大笑,翻译说,达内建议大家大口喝就不会这样了。看来,有战斗民族之称的塞尔维亚人在喝酒上也不含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土地 鱼类 牛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