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脱贫不再是难事 ——大北农的产业扶贫良方 本报见习记者 王焱麒
图为大北农正在建设中的贵州省六枝特区优质肉猪暨种养循环生态农业项目。图片由大北农提供
开栏的话 为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抓住当前生猪市场行情好的有利时机,引导大型养猪企业带动中小养猪户补栏复养,加快恢复生猪生产,近日,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牵头组织了总投资500多亿元的“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15家龙头企业与16个市(州)政府签约对接,为产业扶贫再落重锤。
近年来,一些龙头生猪养殖企业不断优化产业扶贫模式,探索出“公司+农户”、入股加盟、托管租赁等帮带方式,不仅给贫困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也为中小养殖户恢复生猪生产注入强心剂,特别为坚持不懈打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持久战创造良好条件。为推广生猪养殖龙头企业带动中小养殖户恢复生产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本刊将持续追踪报道15家龙头企业,推出“大企业帮带中小养殖户”专栏,带您了解“保供给”“保增收”背后的故事。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是签约“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的15家龙头企业之一,在产业扶贫的路上,大北农已经摸索实践了4年多,相继在内蒙古、陕西、河北、河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区开展扶贫事业。2019年,大北农更是在产业扶贫方面交出一份满意答卷,以7.62亿元位居“2019中国企业扶贫100强”榜单第二位。龙头企业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请看大北农产业扶贫的答卷。
扶贫事业纳入企业发展
近日,北京大北农集团恩施分公司总经理王锋刚刚代表公司签约了“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这是一个投资5个亿的投资项目,公司计划新建存栏1万头的母猪场,预计年出栏25万头猪苗。“项目建成投用后,恩施分公司可带动300多农户,通过自建养殖、合作养殖、农户代养、母猪场规模养殖等方式,实现产值18亿元。”
王锋对项目的实施信心十足,“集团产业扶贫的模式很成熟,我们分公司有章可循。”产业扶贫,在大北农那里已经不是新课题,而是追求精品课程了。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邵根伙博士组织青年学农知识分子创办农业科技企业,创业之路从这时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大北农跻身行业领先企业。
2016年起,大北农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联合百余家单位,成立了“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农业产业扶贫联盟”,将国家的扶贫战略与企业的发展高度融合,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据大北农集团副总裁莫宏建介绍,近年来,大北农集团将社会责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把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事业的重要方略,举全大北农之力,积极探索出了一些可执行、可落地、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
为了加强企业产业扶贫的智力支持,大北农还在开展产业扶贫之初,出资1000万元,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同成立“中国扶贫研究院”,支持专家学者开发扶贫战略研究,为企业服务扶贫事业提供具有可操作价值的科学依据。
贫困户入行门槛低
做产业扶贫让王锋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我们公司带动脱贫的农户数不胜数,看到老乡生活好了,我们也觉得特别有意义。”
王锋带动的贫困户之一——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乡水杉坪村村民梁坤,就是大北农“公司+基地+贫困户”生产模式的受益者。43岁的梁坤是村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了维系一家四口的生计,他常年在外地务工。由于身患残疾,只能在五金工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一年下来,收入不过四五万元。
“我做梦也没想到,不用外出打工,在家也能赚钱。”2018年5月,梁坤的生活终于迎来了春天。“我听说公司带农户养猪能赚钱,猪喂得越好,赚得越多,我当时就动心了。”梁坤的亲戚过去养过猪,后来亲戚搬到县里生活,留下一个面积不小的猪场,他接手后,决心跟着大北农养猪。“跟着人家养猪,得按照人家要求改造猪舍。”梁坤东拼西凑,投入3万多元,2个月后,开始了他的养猪事业。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11/341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