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开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农业发展的政策安排中有这样的表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增加产粮大县奖励;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些表述非常明确地透露出了中国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粮食政策出现从抑制供应到增加供应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会带来粮食种植面积的上升从而带动化肥需求的增长。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使得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时期化肥消费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化肥价格的跌幅大大低于其它化工产品。
但如果我们由此就判断这种变化将对化肥市场产生重大利好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因为,从这几年国家政策走向与化肥市场的表现来看,化肥价格的变化关键在供给侧,而与需求侧的关系并不太明显。
2017年,国家对种植工作的要求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西南石漠化区等“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扎实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大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看上去农业政策上是利空化肥市场的,但因为当年行业大力推进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加上环保政策收紧和气荒严重,使得化肥供应量减少,化肥价格却出现了恢复性上涨。
2018年,国家对种植工作的要求是,适当调减水稻面积,东北地区重点压减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长江流域重点压减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力争水稻面积调减1000万亩以上;继续调减“镰刀弯”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工作。整体上同样利空化肥市场,但受环保等因素影响,化肥供给量也出现减少,化肥价格得以走势坚挺。
2019年,国家对种植工作的要求是:组织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推进大豆良种增产增效行动,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扩大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面积,力争全年大豆和油料面积增加500万亩以上;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深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应该说政策上的利空程度不如前几年,但环保、气荒等约束条件的逐步消除,化肥产量出现上升,导致化肥价格出现总体疲软。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市场化肥价格的变化同供应侧的关联度更高,而需求侧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是因为政策引导的需求侧变化是渐进式的,不会对化肥供求关系产生巨大而及时的影响。但供给侧供给量的多少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很大,而且更直接。
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看上去对提升农业的化肥需求是利好,但化肥市场最终的走势关键还是要看供给侧的表现如何。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余雷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20-05-26/33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