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奎
陈勇
成允飞
郝杰
李博
Oreopoulos Constantinos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王辛龙
复合肥体量大,减量的空间也大。聚磷酸铵可以作为复混肥料的增效原料,提高磷利用率,还可以作为水溶肥料的关键原料,具有磷素防沉淀作用。水溶肥减量的潜力比较大,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磷的减量离不开科研技术的应用落地,以农业需求为导向,工业与农业结合,进行磷的应用改造,就能达到减量的效果和要求。 因此,我认为,传统的工业必须改,应农业的需求而改。磷肥的增效一定是以农业需求为导向进行磷的高效利用。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勇:
中国农业化肥用量这两年确实在减少,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会呈震荡下滑的趋势。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该有自己的担当,高质量发展要瞄准行业方向,落实减肥增效措施。我们引进可降解缓释肥料技术、控释肥料技术,应用情况非常好,成本可控。还利用生物刺激剂技术等开发出相应的增效产品,提高肥料利用率,让农民获得效益。
♦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东奎:
总体来说,化肥减量的大趋势是不变的。绿色发展,化肥零增长,这些要求让国有企业不得不思考这个问题。减肥增效无外乎三方面:肥料助剂的应用;在养分配比上下功夫,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土壤给出不同配方;做好不同的养分配伍,如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做到全程营养的搭配。六国已经形成10大系列180多个品种的产品,以满足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的需求。
♦烟台恩麦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成允飞:
中国肥料用量大约每公顷390多千克,是国际单位用量安全上限的1.6倍,是美国的2.6倍。大量化肥确实带来粮食丰收,但问题也不少。中国2015年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这些工作比欧洲晚25年,任务很重,不是几年就可以完成的。
中国肥料利用率并不高,氮肥在30%~35%,磷肥20%左右,减肥增效需求迫切。我们公司近10年4次升级,采用生化技术,减少氮肥的流失和磷的固化,产品氮、磷利用率提高了一倍。
♦康莱德尔(青岛)植物营养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郝杰:
近些年环保政策趋严、粮价一直不高、种植结构分化,导致传统肥料受到冲击。大体上,未来5年内,化肥用量还会继续减少。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资源、技术、能力。而在基层,还是要让农民看到效益。未来,民企可以和国企协同配合,在减肥增效上做更多的工作。
♦中化化肥基础肥事业部磷肥部副总经理 李博:
减量增效对磷肥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磷肥过量施用的问题普遍存在。土壤中磷素盈余,但作物的有效可用磷含量并不高。2018年中化化肥与中国农科院共同开发出美麟美,聚焦解决磷易固定、难吸收、利用率低问题,研发出磷高效产品—美麟美 。目前这一产品已经进入第二代。
♦德国康朴专家公司亚太区及大洋洲区执行总裁 OreopoulosConstantinos:
复合肥增效有多种途径,缓释控释技术是其中之一,但在成本控制和大规模使用上,这种技术存在一些限制。
此外,另一种技术路径就是提高肥料养分的稳定性。德国康朴专家公司推出的DMPP技术,可以固定氮养分和中微量元素,从而达到显著提高养分利用率的目标。
化肥的使用对保障粮食稳定生产功不可灭,但不断地积累和不科学施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被业内普遍认识。随着国家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要求的落地实施,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已经从“零增长”到“负增长”。
然而复合肥产能过剩对价格体系带来压力,行业转型升级更加迫切。生产企业需要应用更多的技术来提高肥料的效率,也就是生产增效肥料,才能找到中国复合肥转型的出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9-11-22/336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