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种业上市公司业绩逆转


  本报讯 (记者 索荣)2018年9家沪深两市上市种业公司种子业务营收合计由降转增。在种业市场持续受困于种子严重过剩、品种海啸的情况下,这个转折意义重大,而研发投入的高增长和品种等创新是转折的关键。近9年来,上市种业公司营收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减速、下降到回升的过程。根据2018年年报,沪深两市9家上市种业公司种子业务营收合计72.95亿元,同比增5.34%,而进入全球种业十强的隆平高科以35.79亿元继续领跑,且占到9家营收总额近半。

  据记者统计,从2010~2018年的9年时间里,沪深两市种业上市公司稳定在9家,种子业务总收入从2010年的52.7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峰值74.27亿元,在2016~2017年下滑后,2018年转为增长。2018年隆平高科、农发种业、敦煌种业、丰乐种业、万向德农5家营收同比增2.37%~33.74%,荃银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神农基因4家同比降2.74%~33.67%。

  9家公司种子业务毛利率在6.69%~49.29%。其中4家增加1.06~3.04个百分点,敦煌种业增加最多;5家降低0.54~21.60个百分点,神农基因降低最多。分品种来看,万向德农玉米种子毛利率49.23%最高,荃银高科水稻种子毛利率49.67%最高。

  通过研发进行技术和品种创新,是跨国种业公司保持领先的因素之一,国内正在迎头赶上。2018年,种业公司研发投入大幅飞跃,8家公司(大北农除外)研发投入总额增长29.54%。隆平高科投入4.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12.55%,与跨国种业公司接轨。同时,8家公司中的7家研发投入增长,5家增长率达22%~38%。

  隆平高科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覆盖生物技术、传统育种、测试评价平台,2018年有125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国审和省审,获授权植物新品种权99件,国际水稻获得推广许可9个次,科研创新已成为其全面领先最核心的竞争能力之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水稻 竞争能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