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政产学研最强专家团 把脉肥料供给侧改革


       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在肥料供给性改革方面,金正大是先行者,也是标杆。我们要学习金正大的精神、理念、模式、文化,包括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我们要研究分析金正大的速度,一个企业到明年才创立20年,现在已经成为国内化肥行业界的顶尖企业。由于有了金正大精神,才创造出金正大的奇迹。任何一项事业,总得有一个引领的人。领军企业把路引好了,这个行业也就走得快,因此我们要研究推广金正大经验。

刘志仁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金涌教授:近30年来,我们在肥料上走进了误区,大量施用氮磷钾不可持续,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资源也有限。目前,化肥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几,大部分都浪费了,污染土壤、水、空气,所以国家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一是尽量减少使用肥料,提高肥效;二是推进平衡施肥,不仅是氮磷钾,而且要17种元素均衡使用;三是加大推广有机肥。总的来讲,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肥料供给侧改革。我们的改革对社会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绝对不要看成是一个技术上的小问题,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战略问题。

金涌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服务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也就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修复耕地;其次是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以及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

结合今天在金正大的调研,我想对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几点建议。第一,坚持创新驱动。要积极发展新型高效肥料,创新农化服务,推动肥料行业新旧动能转化。金正大在这方面具有很好的创新基因,特别是其计划成立100家作物研究所、1000家农化服务中心,这将是非常好的平台。第二,推进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智能制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行业绿色安全发展,同时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先进的农化服务。金正大在智能制造和农化服务方面给行业作出了表率。第三,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化肥行业应很有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和中亚,都是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肥料需求很旺盛,开展国际化肥产能合作具有很现实的意义。金正大并购德国康朴公司,以及在以色列的合作等,都为行业“走出去”积累了经验,特别是金正大去年主导了缓控释肥国际标准的制订,给化肥“走出去”提供了技术支撑。第四,要做好去产能工作,尤其是化解氮肥、磷肥的产能过剩矛盾。

潘爱华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金正大19年一路走来,是创新发展之路,拥有非常强的创新基因。今天参观时,我看到技术中心办公楼悬挂了7个国家级研发机构的牌子,在石化行业这么多的企业中,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很少见的。

金正大的发展对我启发非常深。一是超前定位,金正大的目标是植物营养专家和种植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这和很多顶尖的跨国公司战略定位不谋而合;二是开放合作,现在很多企业有了技术和成果,都是握在自己手里,金正大无偿向同行输出,这会让行业创新和技术水平提升更快,会使很多人少走弯路;三是国际视野,金正大在海外进行了一系列并购,并且与很多国际科研机构合作,这值得国内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中学习和借鉴。

傅向升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肥处副处长徐晶莹:农业供给侧改革对化肥的要求,就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和科学施肥的到位率,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为了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的目标,农业部种植业司大力开展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化肥零增长行动;二是测土配方施肥;三是水肥一体化;四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如果说肥料生产部门是供给侧的话,农业部门更多代表了需求侧农民的期望,希望通过这样的反馈机制,能够对化肥产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氮肥 施肥 磷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