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建设的液体肥加肥站
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
文/图本报记者马彦平
近年来,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中国水溶肥进入了快速发展期,规模不等的水溶肥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截至今年6月1日,在农业部登记的水溶肥产品数量达到6545个,同比增长20%。已登记水溶肥产能达到700万吨以上,产量310万吨。国内大型化肥企业如金正大、鲁西、芭田、天脊、云天化、心连心、晋开等陆续上马水溶肥项目,中国水溶肥市场正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十三五”期间,“施肥”将会成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设施的重要功能,意味着液体肥在大田作物上发展空间巨大。近日在济南召开的2015年水溶肥发展研讨会暨水溶肥分会工作会上,记者强烈地感受到,大田作物将成为水溶肥的主战场。
节水农业对水溶肥需求巨大
代表们纷纷认为,为了应对当前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农业集约化、化肥减量化和肥料高效化。水肥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更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未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力推广必将给水溶肥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在会上指出,水利部门编制的《全国现代灌溉规划》显示,到2020年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目标达到6.96亿亩,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仅8000万亩,与水利部门的节水灌溉面积6.96亿亩相比还有近6亿亩的差距,这既说明中国水溶肥推广工作才刚刚起步,也预示着未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将水肥一体化的优势归纳为:直供根区、减少浪费、少量多次、持续均匀、后期供应、利于高产、肥随水走、高效吸收、自动控制、省工省力。杜森指出,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正在从设施走向大田、从西北走向全国、从经济作物发展到粮食作物、从贵族技术发展到平民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大有可为。
山东省化肥协会会长、鲁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成认为,随着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速,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进程不断跟进,大型农场、基地正在涌现,滴灌、喷灌节水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机械化施肥条件逐步得到改善,“水肥一体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对水溶肥的需求量增大。
多功能化是技术发展方向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作了题为“多功能液体肥料研究”的报告,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介绍了高浓缩螯合态中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的研发与应用,陕西汉唐农业有限公司马巧荣介绍了公司的有机水溶肥对水果品质的促进作用,新疆惠尔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岳继生介绍了惠尔农业功能水溶肥产品的推广经验。可以看得出,产、学、研对功能性水溶肥前景的格外看好。
代表们认为,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水溶性肥料正在向着多营养元素、多重功能方向发展,如药肥结合功能、抗旱抗寒功能、防病减病功能等。陈清指出,规模化农业对肥料需求的实质是:“专业的产品组合”+“专业的技术服务”,即作物生产完全解决方案,肥料的发展方向就要复合化、高效化、功能化和低碳化。因此,功能型与营养型相结合是未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需求,而功能型液体肥具有促根、改土与提质等功能,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会上专家们就实现液体肥多功能的原料如腐植酸、氨基酸、海藻酸、甲壳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进行了介绍。华南农业大学根层调控实验室沈宏教授表示,当前一些功能水溶肥中起作用的如多糖、多肽、海藻提取物、壳聚糖降解物等物质被称为生物刺激素,施于植物或者根围时,对植物自然进程起到刺激作用,能加强养分和水分吸收,增强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该类产品在发达国家应用非常广泛,未来该类产品作为功能性液体肥的伴侣在中国的有机产品、高价位的水果和蔬菜,甚至传统大田作物上将得到广泛应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5-12-18/33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