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小小团粒乾坤大


国以农为本,农以土为基。土壤质量是农业稳产高产的基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化肥大量投入、田间作业踩踏、大水漫灌及土壤有机质减少等原因,土壤团粒结构遭到严重破坏,造成板结。目前我国百分之七八十的耕地土壤存在板结现象。土壤板结会使土壤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比例失调,保水、保肥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同时也降低了化肥利用率,直接影响到植株正常生长和农业产量。

习惯上,解决土壤板结多靠增施有机肥料,但目前最大难点是有机肥数量少,且形成团粒耗时较长,难以在较短时期内大面积解决土壤板结问题。

如何应对农业上这一迫切的挑战?

我们需要从土壤团粒的形成机理上来分析问题。土壤里存在大量带一价负电荷的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只有将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团粒结构。根据电子学“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基本原理,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要结合,必须加入二价阳离子,通过阳离子的搭桥作用,才能将两个带负电荷的有机、无机胶体结合起来形成团粒。

目前,解决土壤团粒结构快速形成难题的产品已经诞生———赛众牌土壤调理剂。这种产品施入土壤后,产品中所含的铁、钙、镁、硅等多种矿物均为二价阳离子,它能在较短时间内借助静电作用,将土壤中带一价负电荷的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聚合形成水稳性土壤团粒。试验示范证明,赛众牌土壤调理剂在90多天时间就能形成土壤团粒结构,从而实现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土壤板结的目标。目前,赛众公司这一技术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201110289871)。

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将进入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保存起来,还可避免由于营养过量而引起的浓度障碍,起到解毒作用。由于铵离子被胶体复合体吸附,避免了氨态氮向硝酸态氮的转化过程,从而不会发生氮氧化合物的面源污染,间接保护了臭氧层。小小的土壤团粒,上涉及天(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下涉及地(土壤内的三相平衡,土壤生态平衡、根系正常生长)、中间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在农业生产中可谓功莫大焉

(作者系《农资导报》全国百名农化专家侯高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团粒结构 化肥 漫灌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