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溉茂:抗击土壤酸化尖兵


□本报记者吴俊生

2010年2月11日,全球最权威的学术刊物美国《科学》杂志刊发了一篇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的文章《中国主要农田土壤显著酸化》,作者是中国植物营养领域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旋即,土壤酸化的严峻现实在中国浮出水面。

海拓(北京)矿物肥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月恒同样看到了这篇文章。彼时,这位刚刚走出大学象牙塔而下海的美女老总正在日韩游学,寻找能够治理土壤酸化的前沿产品,张福锁的论文坚定了这位八零后的决心。溉茂这款独特的土壤调理剂就是在此前后进入中国,它来自韩国,但却有一颗浓浓的中国心。

日趋严峻的土壤病变

这篇文章称,在过去20年,中国农田土壤pH值平均下降了约0.5个单位,相当于土壤酸量(H+)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2倍。“在自然条件下,土壤酸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土壤pH值每下降1个单位通常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张福锁的文章如此解释。

李月恒显然也察觉到中国农业面临的这一重大挑战。“作为一家刚刚诞生的高科技企业,溉茂一开始瞄准的就是农业最前沿领域的课题,而土壤酸化治理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专家的解释,土壤酸化是指土壤中的H+和Al3+数量增加,导致土壤阳离子库耗竭,表现为土壤pH值的下降。土壤酸化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均构成潜在威胁,在农业上表现为加速土壤板结和养分流失,促进铝、锰及重金属元素活化,改变土壤微生物种群和活性,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滋生植物病虫害。

土壤酸化的危害是隐性的,农民往往意识不到,遇到问题仍然盲目地施肥上药,结果事与愿违。在江苏东海市,李月恒就曾目睹草莓种植户为频频遭遇的死苗犯愁,农民们买来农药熏地,却无济于事。“我们调研发现,其实这就是土壤酸化惹的祸。”在基层走访,李月恒遇到无数这样的案例,在感慨农技指导匮乏的同时,也每每触动她那颗知识女性的恻隐之心,“种了一辈子地,突然长不出庄稼了,栽了十几年的果树,忽然要死亡了,你想一想农民的感受吧?!”

来自韩国的“抗酸芯”

游历韩国时,李月恒发现当地农协订购化肥农药时,会将一种矿物肥打包配送给农户,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为了养地。寻踪追访,李月恒找到了生产商韩国(株)三宝矿业。在她的诚意和决心打动下,这家韩国最大的矿肥制造商最终同意将该产品的中国代理权交给这位执着的八零后。由此溉茂走进了中国农村。

溉茂最大的亮点在于独特的“抗酸芯”技术,它能对酸化土壤实现标本兼治。在“抗酸芯”技术体系中,第一步是矿物活化技术。李月恒透露,溉茂土壤调理剂的原料取自纯天然矿石,同时能对矿物做到真正活化,只有充分活化才能保证矿物养分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吸收,否则就是噱头。“我专门到美国和瑞士考察过,三宝矿业的工艺来源于欧美,后来逐步推广到韩日,它的矿物活化技术可以说是世界级的。”

第二步是采用世界先进的IMPLANTED植入技术,使被活化的钙镁元素和矿物质结合成复合碱式基团,这种基团具有较高活性,被称为“抗酸芯”。“抗酸芯”能够快速中和土壤活性酸化成分,消除潜性酸化,实现标本兼治。

根据专家研究,土壤酸化分为活性酸和潜性酸,活性酸通过中和土壤中的H+就可以实现,这也是多数土壤调理剂能完成的任务。而对于潜性酸,则需要置换土壤胶体中的Al3+,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产品屈指可数。溉茂“抗酸芯”的主要成分是活化的钙和镁,以及高活性复合碱式基团,它既能中和土壤中的H+,又能与Al3+发生化学交换,被置换下来的Al3+生成Al(OH)3而沉淀,从而消除土壤潜性酸。

当前,治理土壤酸化蔚然成风,但一些不科学的处理办法也给土壤治理留下后遗症。李月恒介绍,比如有些农民习惯用白灰(生石灰)、矿渣、碱渣或工业废渣,在短期内也能中和一些表面活性酸化成分,但无法消除土壤的潜性酸化,更为严重的还会造成作物烧根、土壤板结、重金属活化污染、土壤复酸化等次生危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番茄 化肥 土壤胶体 果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