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四面楚歌,气头化肥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钱敏通讯员黄贵春杨燕罗平

7月1日在即,国内的氮肥市场颇不宁静。6月10日以来,国内尿素吨价出现了上涨势头。业内认为,本次尿素的短期上涨是华北地区夏玉米备肥需求释放、尿素厂家停车检修、出口量增加所致。但在尿素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本次涨价很可能是“昙花一现”。6月19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向尿素生产及出口企业发出紧急倡议:当前行业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氮肥企业要团结起来共同抵制外商恶意做空行为,捍卫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

事实上,近两年中国氮肥企业的生存遇到了很大的危机。曾经是国内最大“尿罐子”的西南地区有诸多气头化肥大型企业。从今年氮肥上市企业的一季度报来看,西南地区气头化肥产业正遭遇四面楚歌,发展命悬一线,急需找到突围之路。西南企业的生存境况,正是全国气头化肥产业的一个缩影。

供气不足 楚歌四起

西南地区大型气头化肥企业有云天化、赤天化、泸天化、四川天华、川化股份、四川美丰、建峰化工以及外资企业玖源化工。一季度,这些气头化肥企业的经营业绩全部报忧,绝大部分企业甚至亏损严重。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气荒”现象日趋严重。特别是自去年9月大气治理“国十条”发布后,各地纷纷开展燃煤锅炉、燃煤电厂的“煤改气”工程,使“气荒”现象达到历年之最。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2013年全国天然气供需缺口达220亿立方米,相当于北京3年的用气量。在压工业、保民用的政策背景下,化肥企业用气也受到了限制。“化肥虽是支农产业,但随着尿素产能严重过剩,企业的用气量已经得不到格外关照。”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飞林说。

李飞林介绍,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四川天华大化肥生产装置自去年12月大修至今年3月份一直处于停车待气状态,以致公司尿素产量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云天化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位于云南水富的年产50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装置,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只能达到70%左右的运转率。该装置每年需用天然气5亿立方米,但每年核给的化肥用气量只有1.8亿立方米左右,其余用气就靠工业用天然气解决,价格比化肥用气高出很多。但即使大量采购工业用天然气,水富的化肥装置仍然无法满负荷生产。

四川天华经济运行副总监、调度中心主任杨鑫表示,“大型气头尿素装置负荷要达到80%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此外,国内的天然气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自2013年7月10日起,国家发改委再次提高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按照存量化肥用气价格涨幅上限0.25元/立方米、尿素产品吨消耗天然气600立方米~800立方米计算,此次调价使国内气头尿素生产成本每吨上升150~200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天然气供应不足

且价格上涨的同时,化肥价格偏又“跌跌”不休。今年以来,尿素出厂价从1月初的1700元(吨价,下同)到后来的1600元,再到1500元,最后到1400元上下。即使是农业用肥旺季,也没有把尿素市场从低迷中解救出来。

据了解,尿素价格的高台跳水缘于产能严重过剩。4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化行业产能过剩预警报告显示,尿素产能已严重过剩,2013年尿素行业利润率仅为2.31%。

石化联合会预测,今明两年尿素行业总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大,超过未来两年需求增长,产能过剩程度将进一步加剧。预计到2015年,尿素产能将达到9500万吨,而国内需求量只有6230万吨,若当年尿素出口量保持在850万吨的水平,则过剩量将高达2400多万吨。

弃气就煤 谋求新生

面对困扰,气头化肥企业相继踏上了突围自救的征程,并开始酝酿一场深层次的变革。这些企业一方面寻求原料路线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在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方面下功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尿素 立方米 氮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