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农业机械化占据半壁江山


    据中国农机流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中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作物品种之间与各个品种内部不平衡的状况。区域方面,各地起点有所不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高于70%的已有3个省,处于40%~70%区间的有16个省,小于40%的还有12个省。作物品种方面,目前小麦的农机综合水平最高,达91.26%,其中机收水平达88.46%,而棉花的机收水平仅为3.97%,油菜、马铃薯、花生的机收水平分别为10.69%、14.17%、19.89%,远低于其他大田作物。

果园机械化刚起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果树所所长刘凤之以果树机械化为例介绍了相关情况。

    刘凤之表示,果园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园机械化将日益成为推广果树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的重要平台,日益成为推动果树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从总体来看,中国果园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果树生产仍存在劳动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随着果树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繁重的体力劳动与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提高果园机械化生产水平。

    目前,中国果园机械化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机的设计制造与农艺专家之间缺乏交流,果树种植和栽培管理模式与机械装备不能相互配套问题特别突出。果园标准化生产主要是从农艺角度开展,缺乏对机械装备和设施的考虑,没有预留机械装备和设施的安装及使用空间;同时,果园机械装备的研发缺乏针对性,严重影响果树机械化生产的推广应用。截至目前,通过对辽宁、山东、陕西、云南、浙江等省果产区的调查,果园农机使用情况都很差,一些大型果园农机利用也几乎为零。二是研发经费不足,果园专用机械研发与应用落后。由于中国果园机械化生产处于起步阶段,对果园机械研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投入远不如粮棉油麻等大宗作物相关机械的科研投入,致使果园机械相关人才缺乏,果园机械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工作落后,果园机械的研发、推广远远滞后于粮棉油麻等大宗作物机械的发展。三是果园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后。与粮棉油麻等基本种植业相比,果树产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缺乏,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滞后,企业售后服务能力低,农机销售市场、作业市场和维修市场缺乏规范。

专业服务将引领农机化

    如何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呢?

    宗锦耀司长表示,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需要培育新型农机经营服务主体,核心是加快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支持农机专业户发展成为农机大户,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普通农机专业户和农户,采取带机具、土地、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创建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

    鼓励一部分农机合作社既成为周边农户机耕、机播、机收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又成为自己经营流转土地的农业生产主体,全链条获取收益,使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壮大。推动农机合作社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成立合作社联社,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全程化的作业服务能力,为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全面的装备支撑。

    刘凤之所长建议,首先,应设立国家科技专项,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中国果园机械相对匮乏,果园机械作业复杂,设计、工艺要求难度大,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大果园机械的科研投入力度,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果园机械的引进、消化吸收与创新。同时,制定实施多种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例如设立果园机械购置专项补贴,加大购置补贴力度,充分调动果农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实施农机作业和技术补贴,加快果园机械化生产先进适用技术及机具的推广应用。

    其次,应加快农艺、农机融合技术协作机制。建立农艺和农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机制,整合现有农艺、农机科研力量,建立农艺、农机融合研发与应用行业重点实验室,组织农艺和农机科研单位、推广单位和生产企业联合攻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果树 品种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