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灾害来袭,你“保”了吗?


农业灾害频仍不仅打击了众多受灾农户,使得其“多年致富、一灾致贫”,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农民种田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动摇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

农业保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应运而生并逐步得到国家重视。从2004年起,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历经8年,农业保险对保障农产品供应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农民从中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

与此相应,农业保险这块新兴市场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的喜人局面。据了解,“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68亿元,增长了近16倍。5年来,我国农作物承保面积从2006年的0.6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11.6亿亩,增长了18倍。2011年,农业保险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保费收入173.8亿元,同比增长28.1%,承保主要粮油棉作物7.87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3%。

政策的缺口

农业保险本质上是围绕现代农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化服务手段,但与风生水起的农业现代化浪潮相比,改良现行的农业保险体制也已日益变得刻不容缓。

瓶颈之一就是鉴于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保险公司为尽可能降低风险,在开设险种时往往设定严苛的条件。严苛的条款一方面使得部分农户不愿投保;另一方面投保后一旦遭遇灾害,农户理赔时又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障碍。前述天灾和虫灾的辩论,事实上反映的正是这个矛盾。

自然,保险公司设定严格的条款也是情有可原。农业的羸弱性决定了农险的赔付率很高,而一旦面临全局性的巨灾,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额将是惊人的。有专家根据大连庄河市的数据统计发现,该市2009年到2011年的农险赔付率高达87.4%,远超70%业界公认的盈亏平衡点。如果加上经营费用和其他费用,农险的综合赔付率超120%,保险公司处于亏损状态。

基于此,为激励保险公司参与农险的积极性以及减轻参保农民负担,从2007年开始,中央和地方财政开始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但问题也接踵而来。

根据规定,作为中央财政补贴政策的配套,省级财政需担负25%的补贴配套,县级财政则一般负担10%~20%的补贴配套。问题是,农业大县多是经济穷县,农险的覆盖面越大、标准越高,意味着本级财政的保费补贴负担就会越沉重,因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推进农险的积极性。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和低盈利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保险覆盖口径太窄。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国家实施农业保险费补贴的品种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棉花、油料作物等,这些作物的保险覆盖率较高,但在这些作物之外,一些没有财政补贴的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则尚未被纳入进来,而是由各地根据情况自行确定。

这种情况在一些高效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表现非常突出。山东栖霞市今年5月底曾遭遇罕见冰雹突袭,殃及数万亩正在开花的苹果,但因为没有该项保险,农民只能自己承担损失。同样,在东南沿海台风多发地区,多数特色作物也都没有纳入农险范围。

“农业有需求,政策有缺口。”一位行业人士如此评价农业保险面临的新形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粘虫 水稻 发展现代农业
上一篇 : 粮价推高需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