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变废为肥多点受益


农业部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张玉香(右四)菜博会期间到农圣庄园杨营大棚考察嘉博文公司高碳肥示范田

□本报记者 王爱娥

利国利民

采访手记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得到认可,因为他们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不但为有效解决餐厨垃圾问题提供了方案,而且为农民提供了高效有机肥料。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肖家保说得更为形象,嘉博文公司将垃圾资源化转换为两个受益点:为餐厨垃圾找到了出口,为服务农业找到了进口。为此,作为环保型生态肥料,嘉博文公司研发的高碳肥系列产品享受到农业部的相关优惠政策,公司也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现代技术、规模化经营方式,被哈佛商学院收录为MBA教学案例。

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造性地将城镇餐厨垃圾、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带动低碳农业发展,通过清洁养殖业、有机种植业、微生物转化业三大产业联动,解决了有机废弃物处理的出路问题。目前,该公司已与中化化肥等农资企业及种植大户等形成产业对接,形成创新型产业新模式。

变废为宝成就创新企业

建在北京朝阳区高安屯的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厂,由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方案、核心设备和配套流动资金,日处理能力400吨,年可消化餐厨废弃物13.2万吨,产出再生复合微生物菌液7.9万吨。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北京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公司生产的高碳系列有机肥被指定为世界草莓大会专用肥,山东寿光政府也将其生物改土技术及产品在全市推广。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理事长肖家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嘉博文公司的亮点是,不仅为餐厨垃圾找到了出口,还为服务农业找到了进口。虽然他们走的是堆肥复古路,但采用的是现代技术、规模化经营生产方式,生产出的是符合市场需要的有机肥料,既做到了变废为宝,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嘉博文公司技术总监包雪梅博士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的微生物资源循环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工艺在完全没有污染的情况下,把城市生活垃圾中的餐厨、厨余、污泥等废弃物,通过高温好氧发酵技术转化成生化腐植酸,生成生物腐植酸肥料。过去腐植酸都是利用煤炭生产,利用生化腐植酸替代煤炭腐植酸技术在世界上尚属首创。生化腐植酸应用于生态农业中,在不影响产量情况下,能减少化肥使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和土壤肥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同时减少农业二氧化碳排放。

垃圾变肥助力特色农业

嘉博文公司生产的高碳肥不仅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还受到农民喜爱。在山东寿光农圣庄园杨营大棚生产基地,黄瓜种植户郑金亭说,三年前,嘉博文公司带工(企业出技术人员)带料(企业免费提供高碳肥)进行试验示范,产量由2万斤提高到2.3万斤以上;土壤板结有明显改善,黄瓜品质有所提高。由于嘉博文公司高碳肥参与农业部“沃土计划”,政府有一定补贴,一袋肥65元,节约肥料成本70%左右,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寿光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王惠玲告诉记者,农圣庄园有200亩大棚示范田,种植黄瓜、西红柿、青椒、草莓等,一年两茬,每亩用嘉博文公司高碳肥50公斤与其他肥料混用,农民一亩地少投入1840元,产量提高15%~20%,常年不见的蚯蚓也出现了,说明土质得到有效改善,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增产增收。

在李家尧水前村,农民李海亮带着记者来到黄瓜大棚,绿叶、黄花中吊着排列整齐的黄瓜,好一幅美丽的图画。他说,嘉博文公司将餐厨垃圾加工成有机肥料,达到循环利用,肥料中腐植酸等营养元素丰富,不仅对作物有益,还防治病虫害。两年来使用效果不错,黄瓜亩产达到2.5万斤以上,由于品质好,价格也比别人高,年收入超过10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瓜 大棚 化肥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