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爱娥
近年来,小麦全蚀病在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通过反复调研之后,引进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制开发的12.5%小麦全蚀净悬浮剂(硅噻菌胺)及技术,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佳专业防治小麦全蚀病产品。公司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制订了全套解决方案。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当地农民普遍反映效果极佳。
据公司副总经理沈宽远介绍,今年受低温冻害、干旱等因素影响,往年全蚀病发生较重的区域小麦没有出现明显的全蚀病症状,因此有人质疑,全蚀病是否已经消亡?
新禾丰农化服务人员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今年小麦全蚀病发病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可称为全蚀病隐性发生。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全蚀病症状的地块,前期发现小麦分蘖少、成穗率低,后期出现白穗;二是没有明显全蚀病症状的地块,灌浆期地上部大多没有出现枯白穗,但下部叶片发黄,小麦灌浆籽粒饱满度不够,多为半饱;三是小麦根系变褐腐烂,茎秆疲软,易于拔起;四是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和根腐病混合发生。
由于小麦全蚀病的发生受区域、气候、温度、地理环境、种植年限、小麦品种、土质肥力、小麦播期、所施肥料品种和数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发病程度和范围较难预测,给全蚀病的防治带来了难度。针对今年的异常情况,新禾丰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沈宽远告诉记者,近几年,公司在河南、河北、湖北、陕西等地示范推广全蚀净结合禾丰钼拌种,不仅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还对小麦生长有“强身健体”作用,明显提高出苗率,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千粒重,增产效果显著。
小麦全蚀病又称“黑脚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曾有人形容全蚀病是“前期得病,后期露形”的毁灭性病害。幼苗发病表现出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看似干旱缺肥状;根系呈现出初生根或根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成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变黑,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抽穗灌浆期病株出现早枯白穗,病根变黑,麦穗灌浆强度不够,甚至没有灌浆,减产非常明显。
全蚀病菌在小麦整个生育期(从幼苗出土至小麦抽穗灌浆期)都可侵染,并有两个侵染高峰———幼苗期和返青期,尤以幼苗期侵染最为重要。一般来说,首先要选择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耐病品种。预防全蚀病的最佳办法是,在小麦播种前拌种。目前化学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专用药剂比较少,孟山都公司研制开发的小麦全蚀净悬浮剂是唯一的专业防治小麦全蚀病的成分。全蚀净是在种子和根系表面形成药剂保护圈,抵御小麦全蚀病菌侵染,能直接抑制全蚀病菌的生长和增殖,还可有效抑制麦种表面所带全蚀病病菌孢子的萌发。全蚀净药剂保护圈会随着根系生长逐渐扩大,保护根系不受全蚀病病菌的侵染。同时可提高根系发育能力和分蘖成穗率,刺激植株生长,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可抗干热风、抗倒伏,增产显著。
其次,补充植物必需的矿物质营养元素,对预防病害的发生也有显著影响。有研究表明,磷、锰、锌等营养元素能改善植物的生理性状和抑制病菌活性,提高植物抗病能力。在防治小麦全蚀病过程中,有效配合补充中微量元素,可以很好地提高小麦的抗病性能,提高全蚀病的防治效果,还能提高小麦产量。
沈宽远介绍说,钼、锰、锌、硼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四种微量元素,农民对硼肥和锌肥的认识在逐步提高,通过基施和叶面喷施,能改善小麦的硼、锌营养。而小麦钼、锰营养的补充,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是拌种。大量试验表明,缺钼会导致小麦减产20%~30%;施锰肥小麦增产10%~20%,施用钼肥小麦增产11%~41.6%。
近几年,新禾丰在河南、河北、湖北、陕西等地大力开展示范试验,设对照田,开现场观摩会,进行全蚀病识别与防治技术培训,并对病情进行跟踪指导。禾丰钼或禾丰锰拌种配合全蚀净拌种防治小麦全蚀病,可提高小麦对氮肥、磷肥的利用率;提高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小麦抗冻性;提高光合作用能力和光合作用强度,促进小麦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高达10%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8-09/32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