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访人】李仓斋
1990年,当李仓斋开始在山东巨野县卖种子的时候,他可能并没有想到20年后的今天自己的汇丰农资超市能够在当地打出市场,赢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最初的误打误撞,到现在顾客们的一句“买李哥家的肥料,没错的”;从最初在村里卖种子,到之后逐步扩展到卖农药和化肥,门店从村子里搬到了县城里,自家的日子过得也一年比一年红火。20年做农资的酸甜苦辣,李仓斋化为了一句话:“和农民打交道有苦有乐,但乐趣远远大于抱怨,值得!”
回想20年前,当时做农资生意的人不多,李仓斋因为有一定的农技知识,也乐于为乡邻们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就在村子里卖起了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10多年原始资金的累积,生意是做大了,但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他所在地区人多地少局面的日益突出。为此,李仓斋也曾迷惘过,彷徨过,他告诉记者,现如今做基层生意,不光是卖产品更是卖服务,化肥送货上门自不必说,农户的庄稼一出现什么问题,还得随叫随到,稍有差池,可能农户下一回就不到你家来买肥了。他每年除了新添置农机具和运输设备之外,还要面临不可避免的赊销和一些个陈年旧账,资金压力不可谓不大。许多次,他都想过放弃,但是随即又说服自己继续坚持。用他自己的话说:“都坚持了这么多年,生意做生不如做熟嘛,况且还是为乡亲们服务的事业。”
然而,面对每年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增加,以及人多地少局面的难以调和,李仓斋也在思考和探索着未来基层门店的出路在何方。他形象地将自己默默耕耘的这一片天地比喻成“战场”,而自己则是“战场”上努力前行的战士,不管是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横行市场,还是周边市场串货压价屡见不鲜,他都以从容的心态应对。
李仓斋这般从容的心境从何而来?这让记者不禁产生了好奇心。他却坦然地告诉记者,面对市场的风起云涌,他的淡定与从容也来之不易。过去看到其他门店的化肥比他卖得更便宜,农户纷纷到别家去买肥,他也曾坐不住。但是把价钱压得更低之后,李仓斋发现自己也并没有赢得多少市场份额,反倒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于是他决心摆脱这种被他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
为此,李仓斋为自己制定了“以熟悉政策为着眼点,以做好服务为基础”的战略。他认为,未来农村土地流转将是大势所趋,用有限的土地获得更大的效益是基层经销商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李仓斋告诉记者,他打算逐步将门店业务从单纯向零散农户销售,渐渐转向面对一些当地较大的种植户,让种植大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所需的农资产品,并不愁农产品的销路,这是李仓斋下一步的目标。他告诉记者,为了这个目标,再干20年也值得! (龚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1-02-01/323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