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非农就业重磅出击 美元能否咸鱼翻身


 

  在三大央行公布了利率决议之后,目前市场人士将全部目光放在将于周五(8月6日)晚些时候公布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上,以此寻觅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未来走向的线索。美元能否摆脱当前颓势,抑或继续下滑之路,非农就业数据可能将决定短期美元"生死"。

  有分析师表示,强劲的就业报告可能令美联储(FED)在下周的货币政策声明中提及进一步刺激措施的机率降低,并可能有助于欧元/美元在近期大涨后,形成短期顶部。

  该分析师还指出,若数据显示疲弱,将助燃美联储进一步放松政策的传言,并再度打击美元。不过鉴于人气已如此之低迷,市场也已做空美元,只要结果大致接近预估,就会令市场宽慰,甚至可能会令美元上涨。

  本周公布的几项劳动力市场数据喜忧参半,未改变人们对定于周五公布的就业报告的预期。这些数据证实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正在改善,但较为缓慢的改善速度意味着失业率可能仍将维持在高位。

  周三公布的ADP就业报告显示,7月份美国私人部门就业人数增加42,000人,预期为增加39,000人。与此同时,美国供应管理学会 (ISM)7月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由6月份的53.8升至54.3,53.1。更令人鼓舞的是,7月份非制造业就业指数从6月份的 49.7微升至50.9,自2007年12月以来首次回到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水平50之上。

  美国劳工部周四(8月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3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1.9万,至47.9万人,预期为45.5万。与此同时,此前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修正后为46万人,初值为45.7万人。

  接受权威媒体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显示,预计美国7月失业率将攀升至9.6%,6月为9.5%的水平。经济学家们还预计,7月非农人口将减少6.3万人,6月为减少12.5万。美国劳工部定于北京时间周五20:30公布7月失业率和7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数据。

  由于美国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都令人失望,这促使市场纷纷猜测美联储可能会进一步采取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提振经济。鉴于美联储可能会在2010年剩余时间内将利率维持不变,美元近几周来一直承压。

  全球曼氏金融(MF Global)驻芝加哥固定收益与外汇部门分析师Jessica Hoversen表示,接连出炉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的疲软表现将导致市场担心美联储或不得不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举措。

  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在近期压低美国短期收益率,这令美元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降低。如果美联储采取进一步的非常规经济刺激举措,则将有大量投资者会重新评估美元前景。瑞银集团(UBS AG)本周将欧元在1个月内的涨幅预期大幅上调6%,这进一步暗示欧元近来涨势令专业市场观察机构感到惊讶。

  美国知名财经媒体周二报道称,美联储官员将于8月10日的利率会议中考虑对其庞大的证券投资组合的管理进行适度但意义重大的改革,因为有迹象表明经济可能正失去动力。

  该媒体声称,美联储内部集中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在所持抵押债券到期后,是将收回的现金用于购买新的抵押债券或美国国债,还是如预期的那样在未来几个月内允许其资产组合逐渐缩减。美联储结束大规模债券收购后刚刚过去四个月,现在作出任何调整都意味着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加重。

  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驻伦敦外汇管理部门首席投资师Jonathon Griggs表示,近期金融市场上最大的意外就是美联储态度的快速转变,这令近期美元前景承压。投资者不再猜测美联储首次收紧政策的时机,相反,他们正猜想美联储何时会重启量化宽松。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分析师们表示,美联储正愈发关注支持实体经济,因此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甚至强化其超宽松货币政策,这对于美元而言十分不利。

  该行汇市分析师Ulrich Leuchtmann表示,因美联储清楚表明当务之急是支撑经济,预计美元后市进一步走软。

  MF Global Inc固定收益和汇市分析师Jessica Hoversen表示:"就业数据公布前,交易商可能对建立仓位感到不安。如果就业数据不佳,对美联储可能将采取更多量化宽松政策的担忧会增加。"

  Tokyo Forex and Ueda Harlow的资深交易商Yuzo Sakai表示,美元走势将完全取决于美国就业数据的结果。如果数据结果增强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正丧失动能的预期,则将导致投资者对于美联储下周可能会实施更多宽松政策的预期升温,而此政策措将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并进一步拖累美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数据 劳动力市场 强化 月季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