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科技支撑农业减灾增产


去年中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农业气象灾害多发重发,但恶劣天气形势下全国粮食仍然迎来连续第六年增产。这不仅要归功于科技编织的一张防灾减灾保护网,更得益于科技进步带来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上天入地”索甘霖

应急渠、引水管、机井水泵连成网,喷灌车、浇灌机齐出动。“在应对去年冬春连旱中,有机械设施的灌区和没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情况大不相同。”去年2月初,国家防汛抗旱总办公室下派的专家组成员白美健感慨地说。在水源紧缺的情况下,西安市共开动机井2.4万眼,动用抽水站55处、水库20座。灌区从开闸引水以来,连续百天不停,3月中旬前就灌完了40万亩麦田。

地面不能解决,还可以从天上要水。去年2月上中旬,各旱区抓住有利时机,河南、安徽、山西开展飞机、地面高炮和火箭联合增雨作业,甘肃、陕西、湖北等地开展地面增雨作业,各地旱区出现5~20毫米的明显降水,一些县市达到26毫米,有效缓解了旱情。

产业技术助增产

去年初,全国推出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育种、病虫害防控、栽培养殖、设施设备等是体系的关键环节。各地依托小麦专家指导组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队伍,为农作物制定生产技术方案,推介抗旱品种和技术,实施分类指导、水肥并进、防控病虫的抗旱技术路线。全国改种补种粮食面积5740万亩,为去年粮食连续6年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受旱最严重的河南,把高产创建作为确保粮食稳定发展的中心工作,示范片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机械耕种均达到100%,平均单产达到549千克,粮食总产比上年增加2.5亿千克。据统计,去年全国粮棉油“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由上年的600个猛增到2600个。

测土配方施肥是农民迫切需求的,去年农业部投入资金12亿元,免费为1.5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全年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10亿亩以上。

在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生产中,安排资金20亿元,补贴农民购买稻麦收获机和插秧机,水稻机械化栽植率、机收率分别比上年提高2.4和4.8个百分点。

科技培训塑造新农民

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阳光工程”培训农机使用和维修人员11万人,全国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活跃在生产一线的4000多万农机从业人员,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也在全国770个县试点展开,农业部安排资金7.7亿元,对基层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初步建立了“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民培训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常丽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施肥 粮食 连续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