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2007年国审农作物品种介绍———水稻(三)


编者按

2007年,农业部分别在11月14日、12月7日发布第928号公告和第943号公告,公布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的181个水稻、玉米、小麦、油菜、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

通过国家审定的农作物品种经过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为农业主管部门向农民推荐种植品种。《农资导报》将通过种子专题分期向读者介绍通过国家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

11月14日,第928号公告发布了52个水稻品种。

Ⅱ优623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福恢62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1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1.4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7万穗,株高128.7厘米,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65.1粒,结实率76.0%,千粒重27.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4%,长宽比2.5,垩白粒率53%,垩白度8.2%,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51.75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2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70.9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3.4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1.36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80%。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22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2.82%。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一般,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Ⅱ优航2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Ⅱ-32A×航2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安徽省、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4.5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8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株高129.9厘米,穗长25.8厘米,每穗总粒数159.7粒,结实率79.0%,千粒重28.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4.1级,穗瘟损失率最高7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长宽比2.6,垩白粒率51%,垩白度6.8%,胶稠度5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3%。

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6.49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96%(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64.11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08%(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30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0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44公斤,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46%。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一般,感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Ⅱ优1069

选育单位:江西省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Ⅱ-32A×先恢106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3.8天,比对照Ⅱ优838迟熟0.1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8万穗,株高122.7厘米,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64.4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5.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2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白叶枯病平均6级,最高7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3.3%,长宽比2.5,垩白粒率37%,垩白度7.8%,胶稠度66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1%。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对照 稻瘟病 区域试验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