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技术特点


图为:机械化工作

  导读: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彻底颠覆了传统栽培理论,从根本上变革了沿袭上千年的“行垄种植”方式,小麦苗株全田覆盖,最充分地利用了全部农田资源,在简化栽培、省工省事的前提下,可亩增小麦100kg,亩节本30-50元;不仅可大幅度增产节本,而且节水、节能效果突出,抑草、抗倒、抗干热风效果明显。

  一、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的农艺特征与技术效果

  (一)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的农艺特征

  小麦机械化无垄栽培利用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撒肥匀种机械化、耕播压一体化的联合作业功能,实现小麦无垄均匀种植。可在秸秆还田一遍的情况下,一次作业同时完成撒肥、匀种、旋耕、镇压、筑埂等5项作业,减少了秸秆还田与旋耕作业各1次,以耕代播,减少了播种与专门的镇压程序,共可减少拖拉机进地4次。镇压效果上虚下实。

  无垄栽培苗株田间分布特征为“二维平面”,是以二维株距为表征的单株营养空间。

  小麦无垄联合耕播机的匀种匀肥装置,耕刀的密集设置,复合镇压装置等创新设计保证了种与肥均匀分布,旋耕一次成型,镇压效果达标的联合作业功能。

  (二)、机械化无垄栽培均匀种植的技术效益

  1、增穗、增产:

  亩穗数达到50-55万,穗重不减,增10万穗;可亩增100kg,增产率20%左右。

  自2009-2012年连续四年专家实收测产结果单产增幅都超过100kg,2011年河南、山东两省实收测产结果单产增幅都超过120kg,2012年河北望都比相邻对照亩增产126.5kg。

  2、省事、省钱:

  耕播一体化,撒肥、撒种机械化,拖拉机减少进地4次,节本30-40元。

  3、节水、节肥、节地:有效提高水、肥、地等全部农田资源的利用率。

  (三)、小麦无垄栽培均匀种植的增产途径与特点

  1、增产途径

  亩增穗5-10万,穗增粒3个,千粒重增2克。产量构成因子全方位提高,打破了行垄种植条件下一直未能破解的产量构成因子穗数与穗重的高度负相关性。

  2、增产特点

  (1)、品种增产潜力达到理论极限的唯一种植方式,增产幅度大;

  (2)、“无中生有” 的大幅度增产,地、水、肥、种等相同条件下大幅度增产;

  (3)、减少投入、简化栽培省工、省时、省事的大增产。

  二、小麦无垄栽培的理论根源(生物学特性所决定)

  从小麦植株特征与栽培生理特性上可以发现小麦最适于单株均匀分布:

  1、“有效光合器官的终生冠层性”。小麦的植株特征为“天穗”矮秆作物,拔节期株高充其量20cm,孕穗期50cm左右,叶片功能已经开始从下到上的逐步衰亡,灌浆期间的光合器官仅为为倒二叶以上。所以,小麦有效的光合器官终生都在冠层。只有麦株均匀分布才可以使该光合器官充分通风受光。

  2、小麦叶片的分工特性。小麦叶片作为最主要的光合器官具有按时段分工性,“功成身退”。冬前叶片功能是发苗,主要分蘖生根,遇冬而退;春后前4片叶主要功能是发棵、孕穗,最上两片叶为灌浆长粒的光和器官。

  3、“营养临界幼苗性”。小麦磷营养临界期为三叶期,种、肥分布要求相互适应。机械化撒肥匀种的无垄栽培实现了“肥种相济”。

  4、“匍匐” 特性。冬前的匍匐生长是小麦的生物学天性,是小麦冬前壮苗最重要标准。均匀种植可充分展现小麦“匍匐” 特性。

  5、“苗壮产丰”特性。小麦高产的关键基础是“壮苗”,“麦喜胎里富”。其原理是壮苗根系发达,根活力强、功能好,以至于茎秆粗壮、叶不早衰,穗大粒重。均匀分布单株有效营养空间大,利于形成壮苗。

  6、自组织、自调节特性:种子深浅不同,分蘖节位层分布趋同;弱苗、弱蘖至拔节期自行萎缩退化,成穗者生长,无穗者消亡,即小麦的两极分化特性;单株分蘖量、质因营养条件而表现出巨大差异,即分蘖发育弹性。

  7、一次旺盛生长特性,“麦无二旺”。小麦一生有一次旺盛生长的特性,因栽培措施,可发生在冬前、早春(返青、起身期),拔节、孕穗、灌浆等不同繁育时期,栽培措施的调节在于使小麦的旺盛生长发生在孕穗、灌浆的生殖生长期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镇压 群体 分蘖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