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大省,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五月视察河南以及温家宝总理于年初两会期间参加河南代表团讨论,都对河南农业寄予殷切期望。要实现河南农业持续丰产稳产,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必须依靠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来实现。近年来,河南省通过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种子工程、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农民培训等措施,为推动河南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增产增效、农民的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一、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
1.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情况
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分为多级,包括省、市、县、乡四级。县乡两级的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是推广体系的主体,是直接面向农民服务的。到2006年底,河南省共有农业科技推广机构5千多个,职工总数5.4万人。其中技术人员占70%,非技术人员占30%,大学以上学历占15%,具有高级职称的占15%。在5千多个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中,省级推广机构5个(农技、经作、植保、土肥、种子管理),地市级推广机构八十多个,省级和地市级占的比重不到2%;县(市区)农业推广机构五百多个(包括农技、植保、土肥、种子、农经、水产等),占10%左右;乡级农技推广机构四千多个,占近90%。
2.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的经费状况
省级和地市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为国家的全额拨款单位,并有一定的推广经费,办公和仪器设备比较完善。县乡两级的经费来源较为复杂,总的来说有三个来源:一是县级财政的固定经费,二是少量不确定的项目经费,一般来源于上级部门,三是各种方式的自己创收,包括经营收入和服务收费。据调查,县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财政实拨经费占应拨经费的70%,人均经费4000元,办公设施和仪器设备等条件相对较好,推广服务工作也能够维持正常运行。乡站人员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员工资不能正常发放,不是拖欠,就是政府给制定创收上交任务。有三分之一的乡级农技人员和乡镇政府的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工资有保障,但几乎没有推广事业经费。
3.近年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河南省的农业推广体系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农产品供求关系、农业增长方式、农民增收途径的显著变化,面对科技进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渴求,农业推广体系却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据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统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仅有三分之一还能开展工作。近几年为了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河南省农业推广体系对原有四级农科网进行分化、改组重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从行政部门独立出来,组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设立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村组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组。此外,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企业、公司及农村能人自立组合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科技开发、推广、咨询、培训等类型的服务公司或实体,使各种农业技术协会、科技示范户大量涌现,成为河南省独具一格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推广体制。目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的组成为:一是政府农技服务机构。各级政府农技服务机构是农技推广体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目前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由政府支持建设的科技服务体系。如各级农技推广中心、林业站、林科所、农科所、森防站、植保站、土肥站、植检站、农机站、畜牧兽医站等都属于这一系统。二是专业协会与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近年来,河南各类自主型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全省涌现出“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服务社”、“农业科技协会”等多种科技服务组织模式,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茶叶、生猪、蔬菜、花卉等专业协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示范园区基地。截止2006年,河南省已建立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3个,省级科技示范乡镇114个,科技示范村7000多个,科技示范户140多万户,建立区域性省级农作物新品种展示中心18个。为吸纳农民就业和带动周边地区农民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地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为一方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它不仅可以根据产品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安排自身经营计划,而且能够运用经济杠杆来引导农民依据市场需求来安排生产。五是农业科技信息网。近年来,网络的应用和普及发展极为迅速,信息传递的快捷、便利将整个市场联系在一起。从中央到地方只要有条件开通网络的地方,都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2/2007-11-27/13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