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回乡,城市高中大门难敞开
——重庆农民工子女高中教育调查
孩子们流连于网络,爱吃肯德基和麦当劳,热衷于NBA和欧冠,却很少在彼此之间谈论农村老家的事。
要读高中,就要被迫再一次回到那个已渐渐模糊的农村老家,重新成为让人揪心的“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高额借读费、高考必须回原籍,这两点成为农民工子女异地上高中的最大障碍
对于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到城市上高中的问题,政府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绝大部分费用只能靠学生家庭承担。专家谈道,“形象一点说,读初中是一种福利保障,读高中还是一种教育消费。”
现在是下午5点半,13岁的重庆25中学生何雯(化名)一身白色校服,和同学一路嬉笑打闹,随着放学大军流到新华路车站,跳上公交车“嘟”一声刷掉1.35元,同时开始为回家后的作业烦恼。
不看户口本上注明的农村居民人口,你很难在城市滚滚人流中区别出她是一名农民工子女。然而,记者在连日来的采访中发现,外来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高中难还是一个普遍性问题。长期以来,外来农民工子女被“排斥”在城市高中的大门外。何雯们不停地问:他们何时可以享受到与市区户口考生同等的报考权利?
“孩子们已经城市化了”
重庆25中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定点初中,606名学生中,90%以上是农民工子女。近日,25中校长杨红越接受了记者采访。
“他们已经城市化了。”杨红越说,农民工子女很少表现出自卑心理,学校也从不强调他们的农民工子女身份,相对其他普通学校的城市子弟,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
杨红越表示,刚从农村转来的新生,还有不少坏习惯、怪习惯:出口脏话,乱扔垃圾,甚至还有一些人蹲在教学楼过道里吃饭。但经过学校几个月的礼仪教育和城市环境熏陶,几乎所有人都改掉了这些习惯。
“谁是25中校帅?”“最喜欢哪个老师?”在百度重庆25中贴吧当中,充斥着这类八卦消息。杨红越表示,孩子们流连于网络,爱吃肯德基和麦当劳,热衷于NBA和欧冠,却很少在彼此之间谈论农村老家的事。
正在操场玩耍的一名初一学生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城市里的生活。相对农村老家,城市干净整洁、交通方便,洋快餐、KTV——自己的生活很难离开它了。
上高中面临尴尬
城市化后的农民工子女谙熟时尚、衣着光鲜,但正值豆蔻年华的他们可能还不清楚,两三年过后,自己或许会再次被命运赶回农村。
“到了中考前,他们就要面临痛苦的抉择。”杨红越说,由于户籍壁垒,农民工子女要想继续留在本地读高中,只能缴纳高额借读费,在本地高中借读,且高考必须回原籍参加。
这不是逼着孩子们回原籍读书吗?记者明白,就算农民工愿意为孩子承担高额借读费,但由于教材和考试命题的地域差异(重庆高考为自主命题),孩子回原籍参加高考的成绩依然会打上很大折扣。
“并不是那么简单。”杨红越解释,外地高中并不承认本地的中考成绩,回原籍就读的农民工子女依然要承受一笔不菲的费用(一般低于借读费)。而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往往不能保证孩子能回到家乡的大城市学校就读,这样,农民工子女就被迫再一次回到那个已渐渐模糊的农村老家,重新成为让人揪心的“留守儿童”中的一员。
面对同样痛苦的AB选择题,杨红越表示,过去一些农民工甚至干脆让孩子辍学,与自己一起打工。但现在,农民工群体越加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只要孩子愿意读下去,他们砸锅卖铁也要撑下去。
杨红越说,最后的结果大概是,愿意继续读高中的大部分回原籍就读,极少一部分则坚持留下来。留下来的孩子通常成绩较好,他们的父母把压力转嫁到自己身上,为了保证孩子能在本地三年后顺利参加高考,父母们必须放手一搏,赶在高一9月1日开学前为孩子弄到一个城市户口。
去还是留是个痛苦的抉择
初三年级的杨云(化名)成绩是班里前三名,他还有不到一年就参加中考。“考个市重点应该没问题!”孩子的成绩一直是父亲杨昆(化名)的骄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1/2009-12-17/146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