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坞灶村的农家菜已经大名远扬,日接待游客3000余人。到了周末,吃饭的游人排起长队。一到节假日,单间农家乐的营业额能达到8万余元。
创亮点升品位农家效益更上层楼
“农家乐绝不仅仅是随便吃一餐农家饭那么简单,菜不地道、环境不好、不懂得包装宣传,这样的农家乐只会是昙花一现,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坞灶村村委主任傅小培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忠民都已经60岁了,自从村里办起了农家乐,两位老人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听听经营户的困难和其他村民的意见。
2006年,傅小培根据坞灶村的实际情况,借鉴安吉横山坞村的污水处理模式,对村庄进行改造,加上近年来登革热防治工作的开展,坞灶村人居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2007年,坞灶村投入14余万元启动自来水改造工程,村民的饮用水质量得到了保证;2009年,坞灶村开展外墙粉刷工程,51户赤膊房逐一完成 “穿衣戴帽”;2010年,坞灶村又进行了村容美化,对外墙进行勾线,农家氛围扑面而来。
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口,与当地自然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相结合,吸引游客到后宅休闲、旅游、观光、消费,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是后宅街道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特色。如今,后宅街道的新农村建设已进入了第二阶段,今年的重点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品位、品质,创立新亮点,并通过这些亮点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此,坞灶村两委时常聚在一起,探讨如何让本村农家乐上档次。
坞灶村农家乐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效益丰厚,如何才能创亮点、可持续发展,这些都要求村两委要有长远的眼光,经营户要有进取精神。
瑶铭山庄的傅红松就放弃了家庭式的管理模式,聘请了经理、主管、领班,搭建好员工发展的平台,自己转而到各地酒店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虽然酒店与农家乐是完全不同的模式,但傅红松相信,酒店先进的理念必然能为农家乐上档次提速。
员工培训、厨艺交流、外出考察、研发新菜、积极参与评优评星和媒体宣传,瑶铭山庄在傅红松的经营下有声有色,短短几年就成了坞灶村生意最好的农家乐之一。
坞灶村农家乐的发展,离不开街道重视以及村两委的努力协调。“统一规划,以公共资源公平享受为原则,在不影响其他村民利益的情况下,村里的公共停车场可以让农家乐经营户优先使用。”2009年,坞灶村的农家乐发展得已经有相当规模,解决好游客的停车问题成了发展瓶颈。通过村两委与各部门及村民的协调沟通,通过田地改造,规划开辟出两处停车场,并划出停车位,减少农家乐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安全隐患、环境噪音等问题。
打造农家乐基地让更多的村民尝甜头
2009年,后宅街道结合“义乌市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推出了“打造城市休闲地带,构建义乌城市花园”的概念性初步规划设想,其中,坞灶村的农家菜品也被列入开发之列。
经过“小五化”,坞灶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街道重视,坞灶村正值发展农家乐的机遇期。农家乐上档次,也要成规模。如何让村民来分享农家乐这块蛋糕,让更多的人尝到农家乐的甜头,成为村两委工作重中之重。
2009年,村两委决定抓住时机,鼓励村民规模化发展农家乐时,村民却认为自己没有“葡萄王”“花果山”这样的资源,办起来的农家乐没有竞争力。于是,村两委又重走“长征路”,组织“一户一村民”,到杭州梅家坞、磐安管头村等发展农家乐有规模上档次的地方考察。考察结束后,村两委多次召集全村村民到操场上开会,尽管如此,对于规模化发展农家乐能否成功,村民心里依然没有底。
就在打造农家乐基地的规划陷入僵局时,后宅街道下发了一纸振奋人心的文件——《关于实施农家乐休闲旅游扶持政策的意见》。文件内容为采取补助与奖励结合的鼓励措施,新开业的农家馆,各项手续齐全、有一定规模的,一次性补助3000元;取得营业执照、营业一周年内街道给予合法经营的农家餐经营户,前六个月每桌补助50至 100元不等,开设农家旅馆且床位四床以上的,一年内每床每月补助80元,经省市级认定的星级农家乐经营户,街道可给予2000至10000元的奖励;经省市二级认定的农家乐特色村,街道给予2至4万元奖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f/ngtd/2010-09-21/17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