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敖汉旗:杂粮产业鼓腰包 文明新风富头脑


  眼下,敖汉旗新惠镇扎赛营子村村民格外忙碌:村党支部领建的惠隆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积极筹备杂粮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延伸杂粮产业链条,提高“原字号”农产品附加值和产出率;同时,一年一届的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即将进行,前期工作正在筹备之中。

  以产业带动助力农民圆上致富梦,以文明新风提升百姓道德素质,扎赛营子正在打造赤峰市村建设样板村。

  殊不知,几年前,这里的农民还在为生计发愁。“10亩耕田,8亩山坡,辛苦1年,只够吃喝”。这句顺口溜,曾是扎赛营子村的真实写照,全村 1.5万亩耕地有80%是起伏不平的山地。“只要利用好生态环境,就能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军说。该村是全国最早开展人工造 林使荒漠化环境发生改变的典型地区,林丰草茂,全村植被覆盖率达56%。2007年,村党支部组织10户农民注册成立全市首家以有机杂粮种植为主的惠隆杂 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可灵活选择入资分红和用土地入股两种方式。在运营过程中,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粮食回收合同,并以高于市场30%至50%的 价格进行回收。

  经过几年发展,如今,合作社已发展基地1万多亩,注册成立了“孟克河”牌商标,21个杂粮杂豆单品获得有机认证,产品远销北京、天津、上海等 10多个大中城市。而加入合作社的780多户村民也尝到了甜头,在种植业上年均增收5000多元。“我们准备上马的杂粮深加工项目计划投资170多万元, 届时,每户社员又可增加收入400元。”王国军说。

  如果说杂粮产业鼓起的是农民的“腰包”,那么,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孝心村建设则富起的是村民的“头脑”。该村街路两侧、自然村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等宣传标语。村民活动广场上的孝心长廊更是惹人眼球。

  以德化民、以孝育人、以和养心是扎赛营子村的治村理念。村里每年7月都要表彰30多名孝心、爱心模范,并将事迹简介张榜公示,用先进典型引领全村文明风尚。行日常“小善”、积文明“大德”,几年来,该村无一人入邪教,无一起群体上访,更无一例重大刑事案件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被 荒漠化 耕地 群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