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明天 农村让城市更向往


  “美丽乡村创建应该符合产业发展的规律。”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教授对记者说,“十大模式如同十条建设路径,我们在规划发展方向时,应该结合实际,各取所需。而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做的就是支持与扶持。”

  发展生产靠什么?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宏观上每年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都为农民的增收打了一针强心剂,而一大批优良品种和重大集成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则为粮食的稳产增产保驾护航。据了解,2014年始,农业部将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立科技与生产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政府+基地+专家(农技员)+企业(规模经营组织)+农民’的模式,在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同时,助推美丽乡村创建工程。”唐珂说。

  都说“谁不夸俺家乡好”,但农村很多地方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生态是美丽乡村的气质,以环境改善为契机,农村生活将更宜居舒适

  乡村是农民聚居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从乡村到村落,到社区、集市,再到城市、国家,乡村是人类文明社会的最初形态,也是我们的第一个家。从来都说“谁不夸俺家乡好”,可又不得不承认很多农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处理靠风吹的现实,从来说小桥、流水、人家,可空村、破屋、荒地也载不动这许多的乡愁。

  据资料显示,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接近3亿吨,约有95%的乡镇村社污水都采取自出随排方式,每年有超过6000万吨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造成河流、水塘污染。而一些地方圈地式开发导致耕地的浪费,过度放牧和掠夺式利用土地导致耕地荒漠化,乡村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牧歌田园。

  美丽乡村,顾名思义是要有良好的生态、宜居的生活和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按照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中的描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乡村景观设计科学,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河塘沟渠得到综合治理,生产生活实现分区,主要道路硬化,人畜饮水设施完善、安全达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利用设施完善,处理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与此同时,农业部还公布了支撑“美丽乡村”建设的10项措施和20项技术。在10项措施中,农村清洁工程每年从财政专项资金中安排1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广节水、节肥等节约型技术,畜禽粪便、污水垃圾等生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目前全国已建成1500多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而20项技术则重点关注适用于农村生产、生活的能源利用领域,如户用沼气、省柴节煤灶(炕)、太阳能综合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小型风力发电技术等。

  作为美丽乡村生态保护性模式的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在农村垃圾处理上为我们提供可借鉴的做法。高家堂村在浙江省农村第一个引进美国阿科蔓技术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全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并建成了一个以环境教育和污水处理示范为主题的农民生态公园。此外,高家堂村以专门的村庄保洁队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管理,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事实上,在一些集体经济宽裕的农村,已经从“猪—沼—气”、“猪—沼—果”中尝到了循环生态发展的甜头。

  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王衍亮说,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与再生产,是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广泛,只有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正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土地生长出食物,而食物养育着人类,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亲和,那么土地回馈给人类的也将是更多更安全的粮食。

  “美丽乡村要注重内在美,注重农业文明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是美丽乡村的内涵,以传承开拓新境界,农耕文化将迎来自我更新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文明源自农耕,农业文明对中华民族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明成为了国家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而乡村文化也在努力守护它日渐萎缩的生存土壤,如今谁还在为乡土中国摇旗呐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土地 主导产业 沼气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