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口和计划生育与村建设问题研究》 该课题认真分析了我省农村人口发展的现状与特征,以及农村人口发展对村建设战略实施构成的重要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人口计生工作对村建设的积极影响。
一是人口发展和计生工作为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9‰左右下降到目前的6‰左右,减轻了农村人口增长压力,为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二是大力开展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改变了群众婚育观念,促进了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三是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促进计生家庭的生活宽裕。四是人口发展和计生事业的工作理念与机制推进了村建设的民主管理。
(二)山东省农村人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村建设的制约。
当今,山东省农村人口存量规模大、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素质结构性下降、人口结构趋于复杂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正成为影响村建设的主要人口问题。
农村人口存量规模大,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尖锐。据统计,2010年山东省农村居民5902万人,“十二五”期间每年农村自增人口35万人左右,人口增长的潜在压力很大。与此同时,山东省人均自然资源少、水域面积少、耕地面积少的局面没有改变,农村人口的存量规模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尖锐,发展生态经济、环境友好型产业面临挑战。
农村人口问题正在由增长性压力向流动性压力转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6.527%,按照这一比例粗略估算,山东省流动人口应为1583万人,当然其中绝大多数是农村流动人口。伴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性压力问题越来越突出。
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依然整体偏低。近年来,我省农村户籍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提高,但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依然偏低。200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06年,2009年为8.94年。这反映了劳动力人口的“上位流动”效应,即农村新增劳动力人口多数通过务工经商、分配录用、婚姻嫁娶、随迁家属等方式离开了农村。
农村人口结构趋于复杂化,农村社会管理压力加大。当今,农民工、留守农民、失地农民、空巢家庭、弱势群体等许多农村新社会阶层应运而生。以空巢家庭为例,禹城市、莱州市、惠民县、莒县、荣城市1—2人/户的家庭比例占样本点的20%以上,荣城市、莒县1—2人/户的家庭占样本点的比例甚至分别达到了47.5%和34.3%。样本点都程度不同的出现了无人户家庭,最高的莱州市为9.5%,最少的曹县为1.8%。农村人口结构的复杂化和空巢家庭将对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现代化构成持续挑战,农村社会管理的压力在加大。
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农村养老压力加大。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山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为942.98万人,占9.84%。按照山东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特点,参照联合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在7%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国家的标准,我省农村已全面进入老龄化,而现在真正意义上的、高标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没建立,广覆盖、低标准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在探索,现实情况决定了农村养老的压力在加大。
(三)对策和建议
坚持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人口控制目标,为村建设创造良好人口环境。目前,我省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并将逐步进入婚育年龄,再加上我省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出生人口就达到一个中等县市人口数的规模。因此,农村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更不能放松,仍然要通过发挥政治优势、坚持人口计生工作持之以恒等措施,控制人口增长。实施“三步走”战略,努力实现2020年总人口不过亿和逐步实现零增长并回落的目标,为村建设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村新型生育文化,促进乡风文明。齐鲁农村文化对群众婚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宗族观念、旧的婚嫁丧葬习俗对群众婚育行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受文化和习俗影响的村规民约也影响着计生政策的实施,培育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对于促进乡风文明十分重要。村建设中,要依靠党政推动、财政支持、舆论引导、典型带动等着力点,通过德孝基金、互助基金、专业合作社、文明公约、教育培训、计划生育文化街等形式,培育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发挥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引领作用,通过城乡文明共建提升农村新型生育文化。通过开展“巾帼创新业,建设村”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妇女地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10-25/10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