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鄂前旗着力推进城乡统筹试点建设


    鄂前旗在城乡统筹试点建设中,紧紧围绕龙头是城镇,重点是产业支撑,核心是人口转移、就业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全力突破,推进城乡统筹试点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精品城镇建设方面,鄂前旗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全旗重点城镇、集镇及现代化村庄规划体系,不断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真正发挥规划引领和指导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全力建设敖勒召其镇和上海庙镇2个重点城镇,城川镇、昂素镇2个集镇,三段地村、特布德嘎查、二道川村、大沟湾村、珠和嘎查和玛拉迪嘎查6个现代化村庄。全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增强要素集聚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上海庙镇要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目标,建设融时代气息与民族特色于一体的特色城镇,打造中国西部极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工业重镇和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敖镇要加快建成区改造提升步伐,把城镇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树立城镇特色结合起来,切实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塑造城镇形象,打造中国西部极具魅力的草原文化名镇。两个重点城镇今年新开工和改造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在农牧民转移就业方面,按照《方案》要求,鄂前旗三年内要累计向敖镇、上海庙镇转移2.5万人,安排转移农牧民就业岗位1万个,实现“251”目标;农村牧区居住人口下降到1.5万人,建设6个现代化村庄,实现“156”目标。今年要把禁止发展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区和建设积极性高的地区作为试点,先行推开,转移人口4339户、12428人。为确保转移农牧民稳定就业、增收致富。鄂前旗着力强化培训促进就业,重点对20岁至50岁的转移农牧民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使转移农牧民都能有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农牧民就业。同时采取措施鼓励就业,提供平台带动就业,发展设施农业促进就业,还优先帮助转移农牧民子女就业,在全旗转移农牧民工作中形成就业门路广、就业机会多的良好局面。

    此外,在工作中,鄂前旗注重强化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的资金和项目,上大项目、好项目,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城乡统筹的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鄂前旗把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作为全旗经济快速崛起的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努力培育几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园区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把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成鄂尔多斯市的重化工基地、自治区最大的煤电基地和北电南送的重要通道。同时,他们推进土地、草牧场向规模经营集中。大力推进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引导、鼓励农牧民积极参与土地草牧场整合;坚持以水定开发,着力优化农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推动农牧业向有机、高效、精细化方向发展。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扩大肉羊、绒山羊、肉牛养殖规模,依托市场促进增收。今年要培育大型养殖园区4个;集中整合饲草料基地3万亩、培育现代草原畜牧业示范户150户;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万亩,设施农业2000亩。

    在推进服务业向文化旅游业集中方面,鄂前旗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全力打造具有草原特色、富有文化内涵的 “文化草原”品牌,用市场化的运营方式发展演艺产业。充分发挥草原大舞台的“龙头”带动和辐射功能,加快上海庙旅游景区整体建设进度,完善配套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体验设施和功能,借助“赛马节”、“草原文化节”、“马兰花摄影节”、“草原那达慕大会”等聚集人气的节会,集中建设上海庙文化旅游名镇,力争把上海庙建成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独树一帜的旅游目的地,带动全旗旅游业快速发展,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空间。

    另外,鄂前旗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加快建立居住地户口管理制度,完善按人分配的住房保障制度,鼓励转移农牧民就业创业,加大政策性补贴力度,提高财产性收入,加大金融贷款支持力度,鼓励部分农牧民从事看护草原并居住到现代化村庄,对农机服务及良种推广给予奖励等等,通过打破政策壁垒,让转移进城农牧民享受到全市最优惠的政策待遇,住上宽敞的房子,找到稳定的工作,享受到城镇社保、生活补贴和子女教育奖励等,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的政策保障体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土地 设施农业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