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辖14年,我市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从1997年的366万下降到目前的近43万,但全市还有18个重点贫困县,有扶贫任务的区县33个。”21日,市扶贫办主任王义北用一组数据,佐证了重庆打响“扶贫攻坚战”、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万元增收助推绝对贫困人口脱贫
王义北说,我市绝对贫困人口基本分布在“两翼”重点贫困区县。为此,我市启动了“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在贫困农村,突出发展“林果药桑菜、鸡牛羊兔蜂”十大扶贫产业。仅2010年,在“两翼”投入的扶贫资金就达6.48亿元,信贷扶贫资金达11.75亿元。
“重庆还制定了9项到户到人的帮扶政策。”王义北介绍说,其中包括每个脱贫村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每个贫困户发放2000元生产资金,贫困户子女读中职全免学费、补贴生活费;安排专项资金2亿元,实现6个节日慰问全覆盖等等。
王义北举例说,2000元生产资金中,一部分会交给当地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大户。对方只要参与扶贫产业,并承诺带动贫困农民一起发展产业,市扶贫办就免费提供种苗、种子等。据了解,去年通过这种方式,秀山7个大户建成了近2万亩高端猕猴桃种植基地,并带动了5600余户农民一起致富。
“未来两年,这些举措还将不断深化,最终实现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王义北说。
重庆率先实施整村脱贫
“全国其他地区提出的都是‘减贫’,惟有重庆率先提出了‘脱贫’,而且是‘整村脱贫’。”王义北说,我市通过注入资金、开发扶贫产业、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扩大就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等举措,让每个贫困村在经过两年扶贫期后,成为当地村建设典范。
王义北称,2008年底,市委、市政府就为贫困村量身制定“千村脱贫”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方案:“现有的2000个贫困村中,首批266个村去年底已全部脱贫达标。从今年到2013年,每年要完成450个村的脱贫任务。”
据她介绍,为有力推动整村脱贫,我市正在做大做强扶贫骨干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创办微型企业,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体系。今年已在30个贫困村和2个贫困乡试点乡村休闲旅游,培育有支撑能力、跨区域的规模产业2-3个,打造一批具有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农民新村。
与国际接轨实行动态扶贫开发机制
实行动态扶贫开发机制,是重庆又一项扶贫创举。王义北说,这实际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美国采取的就是这种动态管理,每年把年收入低于国民人均收入13%的群体纳为贫困人群,实行动态帮扶。”
我市则提出,坚持按照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作为全市扶贫标准,将低于30%的群体列为扶贫对象。在全部实现2000个村整村脱贫后,按照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0%,约1500个列为“十三五”重点帮扶对象。
王义北说,我市已率先在全国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称谓改为“低收入人口”和“重点帮扶村”。今后将采取“有进有出、总体提高”思路,根据具体变化,实施动态管理、科学扶贫。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11-07-27/10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