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蓬溪县只有近80万人,而该县就有超过两万人的书法爱好者,基本上家家可书法,被书法界定位“蓬溪书法现象”,2000年被定位“中国书法之乡”后,在2008年又被定位“中国书画之乡”。为了传承和繁荣,该县又将斥资4.37元打造国内最大的书法产业基地。
惊讶:一个县超过数万人是书法爱好者
蓬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风古雅淳朴,“工诗文、擅书画”之风历代承传,遍布城乡,时至当代依然是诗、书、画家层出不穷。20世纪80年代,在继老一辈民间书家的基础上,又群体性涌现出了大批中青年书法爱好者,并相继建立了三凤、蓬莱两个乡镇书法社和蓬溪青年书画社 。其艺术活动和书法作品频频见诸国内报刊,并获得各种奖项。1995年10月,中国书协机关刊物《中国书法》以“蓬溪书法现象”为题用较大的篇幅向国内书法界隆重推出了“蓬溪书法群体”在书法艺术创作和探索方面取得的惊人成绩,同时以国内区域性书法群体形成的“典型”,召开了专题学术座谈会。“蓬溪书法现象”成为继“广西现象”之后备受书法艺术界关注的又一重要艺术现象。
溪县旅游局长、蓬溪书法协会会长吕历告诉记者,1996年四川省第三届书法创作研讨会在蓬溪召开。同年,“蓬溪?重庆中青年书法对照展”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之后,蓬溪群体及个展在国内数十个城市举办,数百件书法作品获得各类大奖和参加各种重要展览及赛事活动,蓬溪书法创作引起社会各界关注。2000年5月,中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司授予蓬溪县“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书法)之乡”称号。全国共有三个被中国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司命名的“书法之乡”,蓬溪是唯一一个以县为单位命名的“书法之乡”;在西部十二省区中蓬溪也是惟一享有“书法之乡”称号的地区。蓬作为“中国书法之乡”在国内文化艺术界具有广泛影响。2008年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之乡”。目前,蓬溪共有中国书协会员14名、省书协会员20余名、市县书协会员5000余人、民间书法爱好者数万人,仅在册行政系统书法爱好者就有1万多人,加上没有在册和民间的书法爱好者,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基本上家家可书法。
民风成就“蓬溪书法现象”
蓬溪书法群体雏形始于七十年代。蓬溪籍著名书法家曾来德先生在蓬溪三凤乡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乡镇级书法协会,并不断地按计划输送青年书法爱好者外出学习,而县城年逾古稀的老书法家,以擅书汉魏碑版或唐宋法贴引导年轻学子:“学书应取法高古,路子要正。”八十年代中期,执着书艺探求的自愿者们终于认识到个体研习的局限性与群众智慧撞击的重要性,于是自发组织成立了蓬溪青年书画社。“蓬溪书法群体”即此诞生了。书法群体始终保持了学术风气正、学习气氛浓。他们既坚持个人的创作实践,又常聚在一起,举办各种书法笔会、展览会,以至家庭笔会、书艺沙龙、双月笔会、看稿会等等。还请来名家讲学,外出游历求学,形式多样,时有开展。惟其如此,蓬溪书法终能以自己的面目、特别的内涵、独具的魅力,在全国书坛一领风骚。
“从小习书法已在蓬溪形成地方文化,树立起民风观念,是民风成就了‘蓬溪书法现象’”。吕历对记者说,在古代字就是一个人脸,而现在基本蓬溪家家教育小一代,都持这个观念。吕同时称,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专家预言中国青少年的汉字书写能力将随着电脑等高科技普及速度增快而逐渐下降。但是在蓬溪,书法成为社会主流,吕特别向我们介绍了这种反膨胀现象的原因,书法本身可以让人修身养性,锻炼人的气质,健康益寿,是健康养生的良法,此为内因;书法式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国粹,此为外因。在蓬溪,书法班从小就普及,学校有专业的书法培训基地,民间有女子书法学会,女子书法班。
据了解, “蓬溪书法群体”有十余人先后在县、市、省、北京举办个人书法艺术展览。计获各种奖项100多项,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作品500多件,论文20余篇,收入80多部刊物、典集。有30多件作品在封龙山汉碑堂、太白碑林、南岳大庙书法碑林、沫若文学艺术院等文博馆园刊刻陈列,有2000余件作品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礼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而走向国际国内重要部门和商贸舞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11-30/101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