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村民致富的领头人(图)


  为此,熊木珍四处奔走,在获得镇政府的支持后,又和有关企业联系,动员企业捐资,同时发动村民自发筹集建设资金,资金问题由此得到解决。经过30多天的奋战,东坛村的改水改厕工程顺利竣工,新修的2000多米下水道投入使用,5000平方米的彩色人行道全面铺就。道路整洁了,下雨天再没有积水,再也没臭味,一个优美整洁的东坛新村展现在村民眼前。

  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全村人都富了才算富。熊木珍以身作则,使东坛村成为省内外有名的蛋鸭养殖基地,鸭蛋已成为了村民致富的“金蛋蛋”

  2002年,熊木珍成为第一批参加“双带”致富培训班的村党支部书记。从全市“双带”致富培训班回来之后,熊木珍就开始思考如何带领全村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道路。她和村“两委”干部商议:东坛村低洼地、水田多,三年有两年收不到谷子,不如把它挖成鱼塘搭棚养鸭。

  为做好典型示范,熊木珍和其他村干部带头养殖蛋鸭。当年,熊木珍一家发展养殖水面30多亩,养鱼4.5万尾,养鸭2000多羽,总产值25万多元,年纯收入8万元,其他村干部纯收入也在5万至10万元。村干部养鸭致富了,村民们看在眼里,也都跃跃欲试,他们纷纷把自己的低洼田改成鱼塘。

  在熊木珍的组织下,村干部和村民结对子,富裕户和贫困户结对子,很快一个个鸭棚搭建起来了,村民们干劲十足。熊木珍带领村干部跑上跑下,请兽医专家来村举办技术讲座,在村委会办起了农民技术夜校,还联系信用社为贫困户办理了农村小额信用贷款。

  2004年,在熊木珍组织下,东坛村成立了养鸭协会,巩固了东坛村养鸭的传统优势地位,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上的组织化程度。到2008年,东坛村蛋鸭养殖户发展到314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2.9%,蛋鸭养殖规模达40多万羽,年销售鲜蛋9600吨,产值5840万元,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92.5%,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050元中,从养鸭中获得的收入达到5189元,鸭蛋已成为了村民致富的“金蛋蛋”。

  东坛村成了省内外知名的蛋鸭养殖基地,东坛村的“一村一品”工程也引起了省、市、县乃至中央有关部委的高度关注。2006年,全国“一村一品”工程现场会在东坛村召开,来自农业部和全国30多个省市的专家、领导专程赶来东坛村参观养鸭基地,他们对一个小小的东坛村竟能有这么大的养鸭规模表示惊叹,并对熊木珍这个女支书大加赞赏。

  熊木珍踏实出色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各部门的肯定,2000年至2006年她先后获得镇优秀共产党员、镇优秀党支部书记、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双带”致富标兵等荣誉称号,2005年还获得全县首届十大杰出女性提名奖,并当选为冈上镇人大代表、南昌市党代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招商引资 养殖基地 土地 市场竞争力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