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大榕树下 临水而居


   摘要: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数百年来陆续有疍民在此落脚安家。所以,在今天的4000多村民中,虽仍以黎姓为主,但零散的杂姓多达2000余个。据仑头村村史记载,村里的黎氏公祠与南溟黎公祠皆是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前者建于明代,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者建于清代。两祠堂都有数百年历史,是仑头村现存最古老宗祠。 


         
        黎氏宗祠大门紧闭,正在重新修葺。



       
        坐在江边吃海鲜最惬意。


       
        孩子们在江里快乐地戏水。

       
        渔船和榕树,是这个村庄的固定风景画。

  


       
        仑头村的拱形村门。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数百年来陆续有疍民在此落脚安家。所以,在今天的4000多村民中,虽仍以黎姓为主,但零散的杂姓多达2000余个。据仑头村村史记载,村里的黎氏公祠与南溟黎公祠皆是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前者建于明代,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者建于清代。两祠堂都有数百年历史,是仑头村现存最古老宗祠。

  这是一个临水而居的村庄,它并不在遥远的山那边,是我们所处城市中难得的乐土。

  村·游

  请把仑头村理解成一个生活气息浓郁、保存有古祠堂的村庄,这样你才不至于对它与城市的咫尺距离毫无准备。过了琵洲大桥,已见“仑头村”路牌赫然眼前,然后便是村委的牌子立在路边,一点没有印象中古村的固有印象。

  仑头村的布局严整,外围有一座高大的拱形村门,内里有三条横街(南约、中约、北约大街),十道纵巷。但找寻历史气息浓郁的古建筑或民居其实并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也不太现实,往村子深入走去,直到江边,那才是这个村子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

  珠江当泳池快乐畅游

  岭南水乡,在仑头村可以有最直接的体验。

  连接仑头码头的是一条三四百米的长堤,每隔二三米就有个缺口,缺口下面都有小码头。仑头村民的乐土,就是那条长长的临江路。路顺着江的走向蜿蜓,干净而整洁,沿路都是大棵的榕树,撑起一个严密而厚实的绿色华盖,并有无数的榕树须垂下,彰显着这个南国小村落的年轮。长堤上修有栈道,绿树成荫,设有不少长椅,方便村民休息。

  栏杆之下便是珠江,活色生香的珠江,这是我第一次在广州市看到真正把珠江当成泳池的快乐人群———甚至不能说泳池,那太拘谨了,应该说是我们小时候的河边游泳的自由感觉。虽然在我们看来,那水仍然有点脏,不够清,但所有大人小孩的投入程度完全显示了他们对于水质的不介意。有中年村民将自家的狗带来岸边洗澡,揉搓的手势比对待自家老婆温柔得多;有年轻男子带着宠物狗一同戏水,双双躺在水面上,惬意得不行;孩子们玩得最疯,水面上有泳圈不时飞来飞去,孩子们欢叫着在水底扭成一团。

  甚至还有一小片沙滩,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人造的,但已经足够孩子们玩得忘乎所以。

  集体经济的历史印记

  如果你对颜色比较敏感,从进入仑头村的沿路上就会发现一种属于集体经济时期的气息,在那些尚未褪色的黄色墙面及深褐色中,你可以发现属于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这里仍然鲜明。

  成立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集体经济组织的牌子,仍然挂着,个人承包者还利用这块从名称至质料都几十年不改的老牌子继续从事经营。

  在“仑头综合商店”里,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人民服务”的语录牌及毛主席框像;“仑头大队车缝服务组”,不但有衣车,还有正在工作的阿姨们;经营种子的承包人还用塑料薄膜套护着“仑头农业咨询服务站”的残破招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长椅 年轮 塑料薄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