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 正文 返回 打印

大榕树下 临水而居

网友投稿  2009-09-11  互联网

   摘要: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数百年来陆续有疍民在此落脚安家。所以,在今天的4000多村民中,虽仍以黎姓为主,但零散的杂姓多达2000余个。据仑头村村史记载,村里的黎氏公祠与南溟黎公祠皆是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前者建于明代,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者建于清代。两祠堂都有数百年历史,是仑头村现存最古老宗祠。 


         
        黎氏宗祠大门紧闭,正在重新修葺。



       
        坐在江边吃海鲜最惬意。


       
        孩子们在江里快乐地戏水。

       
        渔船和榕树,是这个村庄的固定风景画。

  


       
        仑头村的拱形村门。

  仑头村,位于珠江出海口的边上,明洪武年间黎氏先人自北方迁居于此。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数百年来陆续有疍民在此落脚安家。所以,在今天的4000多村民中,虽仍以黎姓为主,但零散的杂姓多达2000余个。据仑头村村史记载,村里的黎氏公祠与南溟黎公祠皆是几百年历史的建筑,前者建于明代,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者建于清代。两祠堂都有数百年历史,是仑头村现存最古老宗祠。

  这是一个临水而居的村庄,它并不在遥远的山那边,是我们所处城市中难得的乐土。

  村·游

  请把仑头村理解成一个生活气息浓郁、保存有古祠堂的村庄,这样你才不至于对它与城市的咫尺距离毫无准备。过了琵洲大桥,已见“仑头村”路牌赫然眼前,然后便是村委的牌子立在路边,一点没有印象中古村的固有印象。

  仑头村的布局严整,外围有一座高大的拱形村门,内里有三条横街(南约、中约、北约大街),十道纵巷。但找寻历史气息浓郁的古建筑或民居其实并不是我们此行的重点,也不太现实,往村子深入走去,直到江边,那才是这个村子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

  珠江当泳池快乐畅游

  岭南水乡,在仑头村可以有最直接的体验。

  连接仑头码头的是一条三四百米的长堤,每隔二三米就有个缺口,缺口下面都有小码头。仑头村民的乐土,就是那条长长的临江路。路顺着江的走向蜿蜓,干净而整洁,沿路都是大棵的榕树,撑起一个严密而厚实的绿色华盖,并有无数的榕树须垂下,彰显着这个南国小村落的年轮。长堤上修有栈道,绿树成荫,设有不少长椅,方便村民休息。

  栏杆之下便是珠江,活色生香的珠江,这是我第一次在广州市看到真正把珠江当成泳池的快乐人群———甚至不能说泳池,那太拘谨了,应该说是我们小时候的河边游泳的自由感觉。虽然在我们看来,那水仍然有点脏,不够清,但所有大人小孩的投入程度完全显示了他们对于水质的不介意。有中年村民将自家的狗带来岸边洗澡,揉搓的手势比对待自家老婆温柔得多;有年轻男子带着宠物狗一同戏水,双双躺在水面上,惬意得不行;孩子们玩得最疯,水面上有泳圈不时飞来飞去,孩子们欢叫着在水底扭成一团。

  甚至还有一小片沙滩,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人造的,但已经足够孩子们玩得忘乎所以。

  集体经济的历史印记

  如果你对颜色比较敏感,从进入仑头村的沿路上就会发现一种属于集体经济时期的气息,在那些尚未褪色的黄色墙面及深褐色中,你可以发现属于上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在这里仍然鲜明。

  成立于人民公社化时期的集体经济组织的牌子,仍然挂着,个人承包者还利用这块从名称至质料都几十年不改的老牌子继续从事经营。

  在“仑头综合商店”里,有“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为人民服务”的语录牌及毛主席框像;“仑头大队车缝服务组”,不但有衣车,还有正在工作的阿姨们;经营种子的承包人还用塑料薄膜套护着“仑头农业咨询服务站”的残破招牌。

  在这些历史印记里,时间凝固了。

  村·景

  黎氏公祠与南溟黎公祠

  仑头村里有祠堂,一个是黎氏公祠,一个是南溟黎公祠。据仑头村的村史记载,前者建于明代,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者建于清代。两祠堂都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仑头村现存最古老的宗祠。面向珠江的南溟黎氏宗祠构造精美,所以早在1993年11月即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广州市内部控制的文物保护单位。

  在过去,为了更好地发挥两间祠堂的作用,仑头村和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荆鸿合作,把黎氏宗祠建成全国首家图腾博物馆,把南溟黎公祠建设成全国首家姓名博物馆。

  而在这个夏天,这两座祠堂大门紧闭,大门上张贴着一张“关于维修始祖、南溟祖的倡议”。出乎意料的是,内容并不是硬邦邦的公文格式,而是一篇极具煽情的倡议书,我特意摘抄几句如下:只要上了年纪的人,对村内的点点滴滴,恐怕仍记忆犹新。大量的宗祠、庙宇、环村的围墙、街巷的门楼,以及小桥流水、幽美的古村落,好一幅“上河清明图”……南溟子孙续联有这样一句:“巍峨庙貌显先贤”,祖先克勤克俭、节衣缩食,经过多少的艰难和坚韧的毅力,辛辛苦苦才能建下这闻名遐迩、这我们引以为豪的宗祠,万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眼中任它颓败……

  门掩着,但并没有上锁,从门缝里可以瞥见祠堂正在重新修葺,以前失去的现在正被慢慢找回来。

  村·味

  海鲜最出名

  人丁最旺仑头海鲜城

  到了下午6点,仑头村开始热闹起来,许多外来车辆鱼贯而入,停在一间间海鲜酒楼前。仑头村里有好几间海鲜城,打的都是“价廉物美”的招牌,而且大都拥有绝佳的一线江景。

  其中尤以“仑头海鲜城”人丁最旺,而且最靠近江边的一排位置总是最先满座。海鲜品种很丰富,应季的海鲜都有,而且价格实惠。菜的出品也相当不错,不像以前去过的一些江景大排档,虽然景观一流,但是菜做得一般。特别推荐这里的焗鹅,让人吮指回味。吃饭的时候,会有前来兜售水果的小贩,10块钱一大堆杨桃。

  小情小调江边小摊档

  如果想与水更亲密接触,临江的长堤上也有不少酒楼和大排档,他们会搬出小桌子摆在江边的岸上,江景就在脚边,炒饭炒面、艇仔粥、小炒、海鲜,什么都有,很有些小情小调。

  ■记者手记

  水上的晚餐

  仑头村历来是疍民落脚的地方。渔船和村景,是这个村庄一直以来的固定风景画。靠近岸边的水面上泊着几艘船,一个年老的村民坐在船头,正准备享用他的晚餐。我举起相机,便听见远远传来一声吆喝:“不要拍我!”

  看来老人家有点小脾气。周围村民善意地起哄着:拍他,拍这个靓仔!我笑了,又隔着江面问:今晚食什么菜啊,这么丰富?老人家这下抬起了头,有点自得地说:都是家常菜,没什么特别的嘛。

  这里的人,其实都很善良,只不过面对现代化进程,也许有些不知所措。江对面的官洲古村已成了工地,以后将建起一座生物岛,一江之隔的仑头村的快乐,可以永远吗?



http://farm.00-net.com/news/9/2009-09-11/9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