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延寿建成首个农村“文化墙”


        “四世同堂乐融融、家庭和睦奔富路、勤俭持家人人夸……”这是延寿县延河镇团山村“文化墙”上的内容,写的都是当地群众身边的人和事儿。据悉,该文化墙是延寿县建成的第一个农村文化墙。

        据了解,团山村现有农户210户,人口1060人。全村耕地面积835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玉米、大豆、水稻为主。2007年,团山村人均收入3800元,农户住房砖瓦化率80%,有线电视入户率95%。团山村于2007年被确定为省级村建设试点村,两年来共整合建设资金385.3万元,完成了基础设施、庭院改造、文体设施等19个项目建设任务。并建成了200亩“三莓”和棚室蔬菜种植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以及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水稻育苗大棚建设小区。同时,成立了2个养殖合作社、1个种植协会,初步形成了养猪、养鸡、养蜂和高效种植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新格局。通过推进村建设,团山村村容村貌、公益事业、农业基础设施、庭院环境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团山村文化墙总长度200延长米,由60块喷绘图板组成。开设有村情简介、党建、群团组织建设、村建设、村民自治、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精神文明创建8大宣传板块,共用文字22500字、图片545张。具有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生活、紧跟形势发展、重点亮点突出等特点。其中村建设内容利用了18块板面,从领导检查、帮扶部门支持、项目建设、发展生产、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培育民、村民新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宣传;解放思想大讨论、奥运宣传等内容也得到生动的体现。亮点之一“团山人的骄傲”图板展示了近年来从团山村走出去的9名大学生的风采,备受前来检查工作的各级领导的关注,文化长廊的整体建设成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如今,文化墙成了团山村一道靓丽的风景,农民不仅爱看,而且一看就懂,既美化环境又成了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此举不仅营造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更陶冶了村民的文化情趣,创新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

        延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贾彦波说,社会主义村建设的方针之一就是要乡风文明。要建设文明乡村,需要加强农村思想教育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除了建农家书屋、建文化大院之外,利用好现有的资源,让文化上墙,无疑是既有效又方便的好途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项目建设 大豆 耕地面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