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村容村貌

北京房山区蒲洼乡“奇瓜异果”喜获丰收


        近日,蒲洼乡东村综合观光园里20亩“奇瓜异果”喜获丰收,引来游客驻足观赏,有“香炉”、“玉盘飞碟”、“鲍鱼”“子孙满堂”、“钻石”等10余种倭瓜、葫芦。东村“奇瓜异果”连同附近的小木屋群天然氧吧度假区、反季节草莓采摘园和林下食用菌采摘基地以及“万米空中走廊”,与议合村的130亩“奇瓜异果”观光园连成一体,组成蒲洼乡一条长10公里的沟域经济空中走廊,观光“奇瓜异果”成为蒲洼乡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2005年,北京市把蒲洼乡列为“北京市生态自然保护区”,大小煤窑关停并转。乡党委和政府积极发展替代产业,依托海拔高、植被丰富、气候凉爽等优势,大力发展以林下农业、空中农业为主的沟域经济,坚持“环境立乡、生态兴乡、外联强乡、走休闲旅游”的科学发展道路。按照“环境立本,旅游至上,农业为用,互助共进”的发展理念,以“一廊、四区”为总体规划格局,沿“议合––蒲洼––宝水––东村”10公里沟域,打造一条连接南北、横贯东西、辐射全乡的空中沟域经济走廊,打造沟域经济走廊,科学发展以倭瓜葫芦为特色的种植产业。

  2007年,蒲洼乡在海拔450米议合村沟域里试种植了30亩“奇瓜异果”,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景观效果,也带动了群众就业增收。2008年,扩大瓜果规模种植,在海拔1200米的东村栽种了15亩,由于气候的差异,东村的瓜果比议合村的瓜果晚成熟半个月,这样,沿着议合村到东村就能看见“不同季节”的景观,今年,“奇瓜异果”规模扩大到150余亩,同时还配套修建了辅助设施,包括竹亭和竹廊。安置了45户村民就业,预计可以收入50万元。

  蒲洼乡为了克服种植“奇瓜异果”的单一观赏效果,还积极发展了以休闲、采摘、体验相结合的现代农业。2007年,在东村利用高海拔和冷凉气候,试种植了50亩夏秋季草莓获得成功。2008年,种植了150亩,带动45户村民就业。今年,通过提高技术,栽种“克隆”的反季节草莓300亩,还配套修建了500平方米的停车场、硬化道路1900米,方便游客采摘,目前,正值采摘期,带动了68户村民就业。同时,为了方便游客采摘,在东村“奇瓜异果”观赏园旁边,从2007年开始培育了100亩食用菌获,今年,食用菌规模扩大到500亩,不断更新培育方式和品种,带动了60人就业。为了科学发展瓜果产业,提高产量和质量,还发展集科普、参观于一体的中华蜂,不但能够给葫芦、倭瓜、草莓等“奇瓜异果”传精授粉,提高了瓜果品质,还能带动百姓就业增收致富。08年,在南雀鸣山建设了中华蜂科普园,带动250户农民养殖2300群中华蜂。今年,中华蜂养殖规模扩大到3000群,可以带动450人就业增收,也大大提高了瓜果的产量和质量。还延伸“奇瓜异果”产业链,通过发展烙画产业提升瓜果产业的附加值。邀请艺术家来为村民培训烙画艺术,目前,已培训3期、50人次,把成熟的瓜果加工成各种工艺品,倍受市场的青睐。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莓 休闲 食用菌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