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富民为本,富及长远
从当年“家家口粮不够吃”到如今人均收入过万元,三十多年来,永联的村民越来越富,底气越来越足,幸福感越来越强。
不满足少数富,致力全体富。村党委采取多种方式主攻就业富民。对进入永钢集团就业的村民,提供较高且稳定的工资收入,经营层及中层干部、供销人员和技术骨干还持有股份,可享受分红。对有创业能力的村民,专门建立个私工业园区,统一建造标准厂房,帮助他们创业致富。对有种养经验的村民,建立农村副业基地和蔬菜大棚,发展副业生产专业户,引导他们劳动致富。对有进企能力、永钢一时难以消化的村民,则利用永钢资源优势创办制钉厂、矿渣微粉加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他们务工致富。对缺乏进企条件的村民,则引导他们从事餐饮、娱乐、卫生保健、保洁保安保绿等服务业,确保他们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弱势村民,则加大帮扶力度,设立“惠民基金”,改善贫困村民的生活条件,资助贫困学生和补助患有重大疾病人员。通过多年努力,永联已基本实现农民“收入方式多元化”,工资性、财产性、租赁性、福利性、救济性等收入已占到村民家庭总收入的75%。
不满足眼前富,追求长远富。永联在推进就业富民的同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福利分配的长效机制。依托较强的村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以公共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投入为主要形式的“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水平,建立以社会保障为基础、以土地流转金和家庭文明奖为主体、以惠民基金和教育基金为补充的村民保障体系。在转移支付上,2007年村民通过享受7项集体补贴,人均获益近5000元。在医疗上,新型农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100%,村民平时就医可报销70%医疗费。在教育上,村民子女上小学、读初中每年可获得500元的补助,上高中、读大学每年可获得2000元的补助,高考分数位于前列的还另有奖励。
不满足本村富,带动周边富。永联每一次地域的扩大,都意味着富裕覆盖面的扩大。一方面,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一村一制”,努力使扩并进村的新永联人,与老村民逐步享受同等政策和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尽力帮助新村民脱贫致富。1995年,邻近两个村并入后,村集体不仅承担了他们的所有税费,而且每年安排100多万元“奖农支农”资金,促进新村民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致富步伐。
共享:协调统筹,协同推进
村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科学发展及文明化的过程。在实践中,永联既抓物质文明建设,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既抓政治文明建设,也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把全村引入和谐发展的新轨道。
严控工业污染,建设良好生态环境。很难想像,永联这个“华夏第一钢村”,同时也是个绿化覆盖率达45%的“绿色钢村”。为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永联坚持从生产源头抓起,每年投入1.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基本实现工业废渣处理利用,煤气、蒸汽、粉尘回收利用和废水重复利用。同时,在钢厂800—1000米周围,种上雪松、香樟等经济林木,形成分隔钢厂与村庄的一个环状“绿色廊道”。在集中居住区周围,规划近千亩土地,开发建设生态休闲公园。近年来,永联又以河道疏浚、道路硬化、垃圾集中清运、污水集中处理为重点,全面整治乡村环境,一个具有现代江南水乡特色的新永联已初具形态。
建设家庭文明,倡导崭新村风民俗。讲精神文明,得物质奖励,是永联人的一大创举。针对村民素质与经济大发展、居住社区化不相适应的状况,2004年,村党委在全村设立“文明家庭奖”,抓住利益这个核心环节,促进村民素质不断提升。“文明家庭奖”的考评包括遵纪守法、环境卫生、计划生育、家庭生活、综合治理等八大类58项,内容具体,要求明确,操作方便。如果一户家庭全年没有发生不文明行为,全家每人就能得到1000元的奖励。一旦家庭中有一人发生不文明行为,则该家庭全体成员每人扣罚1分,所在村民小组每人也扣罚0.1分。这一举措使不少村民主动当起了“义务监督员”。“奖”文明,让村民自觉算起了“文明账”,约束自己、规范行为已渐成永联村民的一种自觉习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9/2008-05-12/95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