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上海“三沼”综合利用的“崇明模式”


 

  臭烘烘的猪场也能为“环保工程”作贡献?畜禽粪便排入河道会污染水质,如果合理利用就能变废为宝。日前,记者来到崇明县庙镇一处沼气工程点,发现经过一系列处理后的猪粪不仅变成了可供周边农户使用的生活能源——沼气,剩下的沼液和沼渣还田后又成为农作物的最佳肥料。作为专业从事沼气工程设计、建设、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科技环保性企业,上海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于同济大学生物质能源中心,近年来在崇明县成功采用了片区处理、联户供应模式,现已在全县14个乡镇建立了近50个工程点,包括30个单体工程点、12个片区工程点和2个规模场沼气点,供应沼气用户近2000家,其中近40个工程点已实现“建管一条龙”服务。

  【现场】

  村民重新用上“小沼气”

  猪舍后边的一片地原本堆满了无处可去的猪粪,现在则依次建造了发酵池、沉淀池、用肥池,并矗立起了一座可储存200立方气体的大型贮气罐。在这里,猪粪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不仅解决了猪场污染的难题,还产出了清洁能源———沼气,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用的有机肥料,可谓一举三得。对此,崇明县庙镇米洪村党支部书记沈妙忠的体会最深:“3年了,村民从原本抵触的心理到现在完全接受‘小沼气’,图的就是实惠!”一边是村民的养猪场变干净了;另一边是200多户村民家里煮饭烧菜全用上了价格便宜的沼气。在突破了传统技术瓶颈后,“小沼气”正在重回生态崇明岛。

  “农户只需支付1.5元/立方米,剩下的1.5元/立方米由政府补贴。算下来要比液化气和煤气节约一半的钱。”沈妙忠告诉记者,过去,许多节俭的村民认为燃气太贵,还保持着拾柴烧的习惯,现在花费不多就能用上沼气,村民们表示都能接受。

  上海林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肥料部经理王栋告诉记者,崇明岛是国家级的生态岛,同时也是上海畜禽养殖的重点区县之一。该公司在崇明开展的“沼气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态岛的畜禽污染问题,消灭农村地区的环保盲点。据了解,崇明县仍存在个体农户养猪场,虽然规模小、分散,但是污染问题却不容忽视。因此,变废为宝的沼气工程重新进入视野。截至目前,林海公司已在崇明县14个乡镇建立了近50 个工程点,包括30个单体工程点、12个片区工程点和2个规模场沼气点,供应沼气用户近2000家,2013年,林海股份公司建设沼气工程点共产出沼气70万立方米,销售36万立方米。

  “小沼气”曾在沪郊风行过,后来却销声匿迹了。为何?王栋告诉记者,关键是存在技术瓶颈。比如,原来的沼气池一般为砖砌,很容易漏气,现在用的是气密性较好的玻璃钢。再如,以前的投料主要是粗纤维的稻草,不仅产气量少,还容易堵塞管道,现在则全部科学投料,产气十分充足。此外,由于温度不够、难以发酵,以前到了冬天就不能持续供气,而现在技术人员增设了太阳能吸热装置,可以确保发酵池的发酵温度。以前农民不愿用沼气,重要原因就是“太臭”,那是因为沼气中夹杂了硫化氢气体,现在专门安装了脱硫装置,村民反映,再也没异味了。

  【创新】

  “有机肥”沼渣沼液直接还田

  一辆四轮电瓶车把周边的猪粪收集运来,倒入“进料口”,进入“进料池”,经过充分搅拌后形成泥浆样,在400立方米的发酵池里经过加温发酵,达到一定的浓度,最后通过上料管道输送到具有“脱硫”功能的沼气净化间,便成为可用能源沼气被贮藏在贮气柜里。王栋带着记者仔细了解沼气生产的每个环节,并解释说,沼气贮存后,剩下的沼液和沼渣更是“宝贝”,它们留在贮存池中,静静等待沼运车把它们送到周边牧草、水稻、小麦和蔬菜地里去。

  记者了解到,过去,崇明尚有部分农村中小型规模的养殖场设施简陋,粪污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和利用,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影响很大,也给食品安全和疫病防控埋下了隐患。2009年,上海市政府出台“生猪小型沼气工程建设政策”,为崇明中小型规模养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注入了新思路。近年来,崇明按照“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理念,建立起种养结合的“畜禽—沼气—作物”、“畜禽—肥料—作物”等生态养殖模式,使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变废为宝,经过层层遴选,上海林海生态有限公司被市农委和崇明县农委指定为崇明沼气工程专业承包商。2010年,林海公司在崇明港沿镇鲁屿村的片区处理中小沼气工程联户供应模式的成功运行,不但有效解决了当地畜禽养殖造成的畜禽粪便污染,还使村内的用户用上了价格便宜的清洁能源,产生的沼渣沼液直接还田,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使农作物增产增收,形成了种养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发酵 处理 立方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