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江苏睢宁县秸秆禁烧:1+x模式效果好


 

  今年三夏工作中,睢宁县把秸秆禁烧作为重中之重,1+x模式不仅取得显著成效,而且受到了中央媒体的肯定。所谓1就是秸秆还田,全县秸秆还田量可达60%;所谓X就是指将剩下的秸秆用于综合利用,除了生产板材、食用菌基料之外,由全县25家秸秆收储企业将秸秆打包压缩后卖给生物质电厂,用于发电造纸。在全县秸秆禁烧工作中,各镇采取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的方法,确保了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还田让秸秆变废为宝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今年睢宁县小麦单产总产超历史水平,这也意味着将产生更多的秸秆亟待处理。然而,不再焚烧的秸秆该往哪里去?随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引导和农户思想觉悟的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已成解决焚烧秸秆的治本之策,往日的“累赘”竟也变成了“宝贝”。

  今年梁集镇的麦收工作进行较早,6月8日记者来到该镇东联村看到,一台秸秆粉碎机正在工作,粉碎机经过的地方,秸秆就被粉碎成粉末,既省时又省力。

  该村村委会主任刘欢说:“以前每到这时,沟里到处都是抛的秸秆,到雨季时,所有的水变得很黄,污染很厉害。现在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还田,可改善土壤结构,使土质疏松,改善因长期使用化学肥料造成的土壤板结状态,提高土地质量,又方便农民抢种下茬作物,所以群众都能接受。”

  利用秸秆粉碎机不仅达到禁烧的目的,还让秸秆得到充分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农业效益。秸秆还田的做法在全县各镇得到认可和推广。

  凌城镇张付村种植小麦6000多亩,秸秆还田率达100%,日前,凌城镇组织镇村干部在该村举行现场会。该镇党委副书记吴明明告诉记者,在今年的三夏工作中,凌城镇从做好服务工作入手,采取多种措施,让收割、灭茬、还田、栽插连贯进行,不仅有效推进三夏工作开展,减轻禁烧压力,还大大提高了秸秆还田的实效。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了做好秸秆还田工作,睢宁县今年把重点地区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机场周边10公里以内、高速公路两侧各3公里以内为一类重点区域,国道、省道、县道两侧各2公里及县城周边2公里以内所涉及的村(社区)、组为二类重点区域。重点区域必须实行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收割机械必须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后方可进地作业,严格控制机收留茬,高度必须控制在15厘米以内。

  15万吨秸秆将被收储企业利用

  三夏时节,在抢收抢种的同时,睢宁县各镇、园区也在全力为秸秆寻找出路。据相关部门统计,今年我县小麦约产生秸秆总量4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的近37万吨,而这其中又有15万吨将被收储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利用。

  近日,官山镇吴桥社区一处生物质能厂内,每天都有很多村民用车把秸秆往这里送,这个厂解决了该社区和附近镇、村的秸秆利用难题。

  村民王贵卓夫妇家中有3亩地,麦收以来,他们每天除了把自家地里的秸秆一车车的拉到生物质能厂外,还拣拾别人抛洒在沟边、地头的秸秆,以5到7分钱一斤的价格出售。他告诉记者,每天拉14车秸秆,能赚100多块钱。

  据了解,这家生物质能厂由该社区一位返乡创业大户投资300多万元建设,每天可以收储8万余斤的秸秆,这些秸秆经过粉碎、压缩、打包后被运往山东、安徽等地用于造纸或者发电。

  该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夫敏介绍说:“我们周边的不少村、镇农户都主动把秸秆运到收储点来,这样一来,既增加了群众收入,也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

  与此同时,在位于梁集镇刘祠村的梁集镇秸秆回收点,前来送秸秆的农户也是络绎不绝。梁集镇余庄村村民胡新民,仅仅这次麦收季节,就送来了四十多车秸秆。梁集镇麦草秸秆收购点负责人郭新莲说:“农户把秸秆放在家里也没有用,运到我们这还能换点钱。我们这草场收了十来天了,总共收了1000多吨,我们把秸秆打包,打包完后再发到纸厂、电厂。”

  据了解,目前全县有规模秸秆收储企业25家,按照国家相关补贴规定,秸秆收储企业可以享有6、7、8三个月每度电5毛钱的补贴,9、10、11、12四个月每度电3毛钱的补贴。禁烧之后的秸秆换成了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村民们自然更愿意加入到秸秆综合利用中来。

  干群合力战“三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田间地头 小麦 生物质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