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正是三夏麦收忙碌时,记者来到寿县正阳关镇,在皖农水稻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秧土制作工厂,见到了老板顾军正在指挥员工加工秸秆。工厂里,一垛垛秸秆堆满场地,还不时有农民开着拖拉机来送秸秆。
“今年政府对禁烧秸秆要求很严,正好顾老板这里收秸秆,我们就拉过来了。”一位等待秸秆过秤的农民告诉记者。
今年,顾军的育秧土制作工厂已经收购了1700万斤秸秆。“用秸秆制作营养土的技术,我们已经试验3年了,今年慢慢有了成效。”技术员谢志茹告诉记者。秸秆先被专用机器打成粉末,再按比例掺入育秧土;这比以前单纯使用育秧土,每盘秧苗可以降低成本30%。“我们每盘秧苗要用5斤秸秆粉末,今年培育40万盘秧苗,至少要用200万斤秸秆粉末。”谢志茹说。
离育秧土制作工厂不远便是合作社的育秧田,田边一条条育秧流水线上,混合了秸秆粉末的育秧土被填在了育秧盘中,再栽进细细的秧苗,整齐码放在专用的运秧车上,送到不远处的育秧田里。“这几天忙得晕头转向,今年我们育了1.7万多亩地的秧。你看看,这100亩育秧田,都快填满了。”顾军擦了擦头上的汗,语气中透出掩饰不住的兴奋。今年,顾军的育秧工厂规模扩大了7倍,在100亩育秧田里共培育了47个品种的秧苗,“我这里都是订单作业,根据农民和农委专家的指导选择育秧品种,全部是适合机插的品种。”顾军介绍。秧田里,有些秧苗已经培育了18天以上,绿油油的煞是好看。麦收将尽,这些成熟秧苗很快就要被客户取走。“我们这里提供的是选种、育秧、插秧一条龙的服务,一台插秧机最多一天能插70亩秧苗。”顾军说。
不仅研究育秧土改良实验,今年,顾军的合作社还在研究所的帮助下,尝试怎么把秸秆制成有机肥料。如今这项研究已有初步成果,正在接受相关专家的检验。“这些年来,在育秧工厂和秸秆转化上我已投入3000多万元了。在秸秆回收利用上能做点贡献,我觉得挺自豪的。这钱投得值!”顾军告诉记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7/2014-06-09/8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