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发展农村沼气需要调整思路


 

  发展农村沼气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十一五”期间,特别是2008年以来,中央加大了投入,农村沼气建设快速发展,形成了户用沼气、小型沼气、大中型沼气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农业部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沼气发展的总体思路:“巩固成果、优化结构,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综合利用、提高水平”。为了探索发展农村沼气的适宜途径,在河北省开展万名干部下乡帮扶活动中,我们在河北隆尧县魏庄镇实地调研了当地农村沼气发展状况,形成几点粗浅的认识。

  户用沼气发展不平衡,全面扩大规模存在诸多因素制约。以某户用沼气重点推广村为例:该村共有农户300余家,建设沼气池30座,普及率为10%,夏季22座可以正常运转,利用率为70%多一点,冬季只有6座可产气使用,利用率只有20%。从其它渠道反映的情况来看,户用沼气普及率和利用率低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农户反映,沼气池只要管护得当,正常使用8个月没问题,建设一个8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买300元的牛粪,可满足3-5口之家一年80%的生活燃料需求,与其他燃料相比,可以节省1000多元。这证明沼气确实是环保、清洁和节约的能源,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我国农村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耕牛已退出役用,畜禽家庭散养逐渐淘汰,沼气原料畜禽粪便出现短缺,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沼气进出料也成为难题,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在调研时还发现,农户庭院都不大,由于自来水不能24小时供水,家家户户都修建水窖贮存水,如果再修建沼气池,难免因距离水窖太近而污染饮用水。许多农户庭院都用石板铺地,收拾得很整洁,但沼气池管理稍微疏忽,沼液就会溢出弄得腌湃不堪,甚至影响四邻。北方气候比较干燥,特别是冬季寒冷,户用沼气技术还不完善,产气不足,难以实现周年均衡供气。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尽管国家出台许多优惠政策,补贴标准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户的反应仍不甚积极。所以,进一步推进农村沼气发展,在适宜地区还是要扩规模、上水平。但对没有原料保障、后续服务跟不上的地区,则不宜片面推行户用沼气。

  大中型沼气发展势头良好,但向农户供气的对接机制尚需探索。2007年以来,适应畜禽养殖方式变化和规模化养殖场的快速发展,农村沼气进入优化结构、建管并重阶段,国家专门安排资金,支持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等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但一方面,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求建设大中型沼气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已建的大中型沼气,大部分是为了解决自用能源,向农户供气率不高,有的甚至把沼气排入空中,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空气。我们驻地乡镇有一家养猪场建成一座中型沼气池,打算向农户供气,由于涉及输送管道铺设、用气计量、价格核定和费用收取等问题,目前还缺乏相应的协调机制来解决,其单个企业又无力完成,只好放弃。

  进一步促进农村沼气发展应着力发展集中供气。将发展农村沼气纳入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体系。从理论上讲,农村沼气集中供给设施同城市天然气供给设施一样,都属于基础设施,具有公益事业属性,将集中供气纳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体系不存在政策障碍。从运行机制来看,集中供气与集中供水从建设到运营,其程序和方式基本一致,集中供水搞得好的地方同样可以搞集中供气。因此,在水电路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群众基础好、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村庄,应鼓励按照一事一议机制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气工程,比照集中供水模式,解决大中型沼气向农户供气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沼气建设补贴仍由原渠道下发,提高补贴比例至70%为宜。扩大用水户协会职能,将沼气建设和运营纳入管理范围,同集中供水以水养水一样,集中供气也要实行以气养气,沼渣、沼液属于优质肥料可以出售,以气养气应该更具优势。

  重点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工程。农作物秸秆是非常好、可以大面积应用的沼气原料,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秸秆利用技术,而且南方试点地区取得很大成功,未来秸秆利用技术全国化推行的前景十分光明,沼气原料不足问题将得到根本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秸秆资源非常丰富,过去被当做废物直接燃烧,由于污染环境,被强制禁止。现在,随着大型农机具的普遍使用,像小麦和玉米等,其秸秆在收割时已被粉碎直接还田,但其肥力远不如沼液沼渣。经过沼池液化,秸秆变成优质肥料,而且,还可以实行以秸秆换用气,既能解决原料问题,又能减少农户的负担。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也是我国农村能源建设推出的一项新技术,经过试点已开始在全国各地示范推广,国家要加强政策扶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农村沼气 气化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