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农民卖一吨棉花秸秆进账156元


  算账:卖一吨秸秆,农民进账156元

  上月28日,松滋凯迪生物质电厂开始投入运行。这座装机容量为30兆瓦、每小时可发电3万度的电厂,如果满负荷运转,每天需要“吃”进800吨秸秆。

  长久以来,在江汉平原的农户眼里,秸秆顶多是块肥料,连当燃料都嫌不经烧。然而,这一切随着生物质发电厂的建成而悄然改变。一些精明的农户从电 厂收集秸秆中看到了商机,去年,松滋八宝镇陈安珍夫妇利用自己闲置的手扶拖拉机,收集秸秆转手卖给电厂,两个月下来就赚了几千元,“我们打算买个大车,专 门为电厂收秸秆”。

  像这样的“代理商”,松滋凯迪生物质电厂已发展了几十人。还有农户自购秸秆打包机,替发电厂在田间地头粉碎、打包。该电厂综合部负责人张自动介绍,不完全统计,以棉花秆一项为例,松滋全市60%的棉花杆已被收集到电厂。据悉,卖一吨秸秆,农民进账156元。

  调查:小小秸秆可打造一条循环经济链

  与火电站、大型水电站动辄上十万千瓦装机容量的规模相比,生物质发电厂装机容量不超过3万千瓦,一般安装2台机组,算是“小个子”。目前我省投运的9个生物质发电厂,年发电量约18亿度。未来几年,规划的35座生物质发电厂全部投运的话,年发电量大约70亿度。

  省发改委能源一处处长郭胜华说,我省发展生物质发电厂有四大原因:我省的资源禀赋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缺煤少油乏气”,在此情况下,能用的都要 用起来,好比春燕衔泥,一点一点填满用能缺口。其次,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将趋于枯竭,而农田年年长,秸秆季季收,是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发 展。发展生物质发电,还有利于农民增收,一吨秸秆的回收成本大约300元,在京山、松滋等地,已涌现了一批秸秆经纪人。

  此外,秸秆发电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这次出现的灰霾天气是由露天焚烧秸秆引起,假如把秸秆利用起来,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可形成一条闭环的循环 经济链:秸秆中的碳氢氧可以通过发酵,生产出可以替代汽油的乙醇、丁醇,还可以生产出聚醚多元醇,是一种轻质的建筑保温隔音材料;发酵后秸秆的残渣可以用 来发电;高温燃烧发电后的灰烬,又可作为矿物质肥料。

  监管:我省严把生物质发电厂审批关

  目前,生物质发电的设备昂贵,生物质发电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比火电、水电都高,而且国家为了扶持生物质发电厂,统一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 0.75元,相当于每度电补贴0.25元。业内人士称,生物质发电厂一度电大约能赚0.1元,一年1.8亿度电就可赚1800万元,这对社会资本是个不小 的诱惑,在很多地方出现生物质发电厂上马热。

  不过,我省对生物质发电却持审慎的态度。省发改委能源一处处长郭胜华说,我省目前生物质发电场建成9个,在建11个,还有大约15个项目在进行前期准备。35个生物质发电厂的总数,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

  既然生物质发电好处多多,我省又是农业大省,秸秆不愁,为何不多建几个生物质发电厂呢?

  郭胜华说,国家明文规定,生物质发电厂应布置在粮食主产区秸秆丰富的地区,且每个县或100千米半径范围内不得重复布置。我省还规定,原则上三 峡库区不建,南水北调源头不建,石漠化严重的竹山、竹溪等地不建,前两地是为了避免与水电重复投资,后者是为了避免生物质电厂砍树发电。

  此外,经过测算,一个生物质发电站一年约用秸秆20万吨,相当于一个产粮大县1/4的秸秆量。为何秸秆发电的比率不能更高?郭胜华说,把散落在 千家万户的秸秆收集起来,回收成本较高。假如生物质发电厂布局更密,就会出现资源争夺战,每个电厂都吃不饱,在外省一些地方已经出现这种状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重复 发酵 可再生资源 田间地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