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佳节至,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我们相信,年味儿在基层,喜悦在基层,变化在基层,感动在基层,点点滴滴的幸福也在基 层。这是两年来“新春走基层”活动的延续,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化。本报采编人员将深入基层一线,以自己亲身所见、所闻、所想,以民生 情怀视角,全面展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真实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与期盼。敬请垂注。
首站:锦堂村
村民使用沼气做饭一年省千元
海口美兰区灵山镇锦堂村以“猪-沼-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生产,村民盼建设文明生态村
本报讯昨日中午,村民郭仁富在厨房中拧开沼气管道总开关,然后打开炉灶,一股蓝白色的火焰便燃起来,很快,炒锅里便热气腾腾;在村边的瓜菜地 中,村民陈大姐打开田埂边一根蓝色管道,一股带着猪粪味的黄水喷涌而出流向种着辣椒的菜田。记者了解到,在海口市美兰区灵山镇锦堂村,村民们成立了群绿种 养专业合作社,以“猪-沼-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生产。
村民:做饭炒菜全都免费用沼气
郭仁富是锦堂村村民,村里40余户村民和他一样,种菜、做饭、炒菜、洗热水澡都是免费用沼液和沼气。记者来到郭仁富家时,他正在使用沼气炉做午 饭。他告诉记者,沼气热度高,使用的速度快,在煤气灶上要花15分钟煮熟的饭,在沼气炉上最多只需10分钟,“我们全家人做饭炒菜都用这个,既方便又省 钱。”
在郭仁富家的厨房中,记者没有看到农村常见的土灶和柴火。他指着墙上的沼气净化调控器告诉记者,现在天气虽变冷,但村里沼气池里的沼气还有4吨 多,要是夏天可达到8吨左右,根本用不完,村里家家户户都用免费的沼气,除了做饭炒菜,还用来洗热水澡,“这两年来,我们已经告别柴火做饭的历史,都在使 用沼气,而家里存放的一罐液化气,已经用了一年多还没有用完。”郭仁富说,家里用沼气做饭,一年可节约1000多元液化气费用。
陈大姐说,她家种的三四亩蔬菜,自从用上沼液后,化肥少用了一半,用水量也减少了,而用沼液浇的蔬菜,病虫害也减少了许多,农药用量也大大减 少,一亩地能减少好几百元成本。据了解,锦堂村的农民能享受到这些好处,全得益于该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并由村民们成立了群 绿合作社。
合作社:发展“猪-沼-菜”模式
群绿农民合作社是美兰区政府为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重点培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采取“猪-沼-菜”发展模式,实现猪入栏、粪入池、肥入田、气入户。
该合作社2007年由锦堂村16户农民合作创办,现有社员25户。负责人郭义群向记者介绍,群绿基地主要包括生态养殖小区、近百亩大棚蔬菜基 地、300立方米中型沼气池和一个1000吨的田头冷库。其中养殖小区存栏种猪200头、肉猪1000多头,年出栏生猪3000多头,可辐射带动周边村庄 农户400多户;在大棚蔬菜基地中,30亩为育苗大棚。郭义群介绍,2010年10月灾后至2011年1月的3个月中,该基地育苗大棚在政府的支持下已经 为农民免费提供3000多亩尖椒、泡椒、朝天椒、苦瓜、南瓜等优质苗,受惠的农民涉及附近乡镇的1000多户。郭义群说,群绿合作社为村民提供运销一条龙 服务,即使冬季瓜菜价格低于保底价,也会按保底价收购。
愿望:村民盼建设文明生态村
在锦堂村中行走,不少村民家已经建起崭新的平房或两层小洋楼,村外有环村水泥路,村里也有水泥路延伸至各户村民家门口。
村民郭仁富告诉记者,环村水泥路是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村里的水泥路则是去年扶贫办支持和村民自筹资金修起来的,“之前这些都是泥土路,雨天泥泞 不堪,晴天也是脏兮兮,修路后大家也都爱干净起来,环境已有大变样。”他告诉记者,村民们主要靠种养致富,他自己种植了三四亩瓜菜,今年种了1亩扁豆,现 在开始上市,每斤收购价达3.5元,往年仅此项一年收入便达1万多元。
眼看就要过年了,新的一年里锦堂村的村民们又有什么样的愿望呢?郭义群告诉记者,合作社将继续扩大发展生产,争取来年让社员们增收。而郭仁富等 村民也对记者说,该村的环境已有变样,现在生活过得好了,大家最盼望能得到政府的支持,让村里也向其他村一样建设起漂亮的文明生态村,让村民们有一个更好 的居住环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7/2012-01-12/8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