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让农户尝到甜头


  走进江津区龙华镇双溪村肉兔养殖大户周鑫涛的养殖场,宛如走进了一个生态园— 一排排兔舍干净整洁,一棵棵蜜橘树绿意盎然。这几年,周鑫涛在该镇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建立了“养畜—畜肥生气—气渣养田—良田种橘”的循环产业链。“仅去年一年,我家的收入就近7万元呢。”周鑫涛喜形于色。

  龙华镇是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域。2010年初,在将大部分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后,周鑫涛投入5000元买了400只肉兔、20头羊,搞起了养殖业。但养殖所带来的粪便横流、蚊蝇成群、臭气熏天的问题却让他十分苦恼,他每天还得花钱雇工来清除这些垃圾。

  后来,在镇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周鑫涛开始发展循环经济。“说起来其实很简单,就是新建了个沼气池。”周鑫涛告诉记者,建沼气池政府补贴1860元,自己只花了1000多元,这样,兔、羊的粪便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不但解决了家里的燃料问题,牲畜圈舍的污染问题也解决了。如何合理利用沼气池里产生的沼液、沼渣等废料?周鑫涛又种植了5亩蜜橘。这样,一个集养殖-沼气-种植为一体的循环产业链就形成了。


  周鑫涛算了一笔账:“利用沼气当燃料,每年可节省六七百元的煤气费;利用沼液、沼渣做肥料,5亩地可省约200元的肥料钱;使用了沼液、沼渣等有机肥后又提高了作物的单产,亩产蜜橘可达3000公斤,5亩地可产蜜橘15000公斤,按批发价3元/公斤,就有4.5万元的收入;再加上自己养殖的肉兔和山羊,每年可卖出2万元,这样一年六七万元就轻松到手了。”

  尝到了循环经济的甜头,周鑫涛准备再买上10多头羊和50只肉兔,扩大养殖规模,利用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种植蔬菜、粮食,再用粮食来发展养殖,靠养殖-沼气-种植这条循环产业链收获更多的希望。

  周围农户见状,也搞起了循环经济。目前,龙华镇像周鑫涛这样,建起家庭循环产业链的创业者达120余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粮食 头羊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