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河讯:近日,在广河县买家巷镇马家嘴村的一个玉米秸秆加工利用打包点上,玉米秸秆经过揉丝、打包、粉碎、青贮等工序后,变成了饲料。
马家嘴打包点是广河县8个玉米秸秆利用打包点之一。为充分利用玉米秸秆,推动草食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广河县去年投资253万元,在兰郎沿线5乡 (镇)建立8个固定免费加工打包点,修建简易房及工作室48间,购置大型粉碎机、揉丝机、打包机40台(套)。组建流动机械服务队5个,购置三轮粉碎机 10台(套),去年共加工利用玉米秸秆14万吨,全县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40%。今年全县将新建玉米秸秆揉丝、打包加工点5处,力争使全县玉米秸秆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临泽 青贮秸秆保畜料
本报临泽讯(通讯员 刘正声)8月上旬,临泽县制种玉米进入割除期,广大农户抢抓有利时机青贮氨化玉米秸秆,为草食畜牧业发展集聚后劲。
近年来,县上把秸秆青贮氨化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奶肉牛产业的突破口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对新建青贮氨化窖青贮氨化的玉米秸秆给予每立方米30元的补助,将新购置的秸秆加工机械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养殖农户的积极性。全县因地制宜推广大窖青贮、农户适度规模青贮和打包青贮三种方式,有效促进了青贮氨化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青贮氨化窖6350座,窖容达到60万立方米,年青贮玉米秸秆15万吨,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54%。
敦煌 沼气能源惠农家
本报敦煌讯(通讯员 罗鹏 刘宏超)“沼气就是好,能把废物变成宝;养殖积肥用沼气,家家户户有福利;又省煤又省电,能照明能做饭,沼气好处说不完……”近日,敦煌市肃州镇杨家堡村的冯兴科老汉算了一笔账:自从用上沼气后,烧煤与用电方面每年节省300多元,将沼渣、沼液施入菜园,节省化肥和农药费用300多元。按每个沼气池使用年限为15年来算,一个沼气池给农户带来的效益达9000元左右。
近年来,敦煌市肃州镇把沼气建设同改厨、改厕、改圈结合起来,形成了沼气、厕所、太阳能热水器为一体的有机连接模式,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改变着农家生活。
山丹 绿色意识入民心
本报山丹讯(通讯员 胡秉珍)“以前牲口吃过的饲草、玉米秆村民都当作柴禾烧了,现在把它们埋进葡萄地里,用来作肥料,增产又增效。”在葡萄大棚里忙碌的山丹县清泉镇西街村村民周绪民高兴地告诉笔者。山丹县注重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还田技术,引导农户发展低能耗绿色农业。同时,以低能耗绿色农产品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推行“合同+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企业与农户在低碳农业发展中实现双赢。
山丹县精心实施低碳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大力推行测土配方精准施肥工程;实施物理防虫,减少农药使用量;引导农民使用微生物新肥料,尽量降低种植成本。积极组织农民群众学习畜禽粪便处理技术,鼓励农户修建沼气池,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和农用地膜,使用低毒高效农药,最大限度减少污染。近年来,全县新建沼气池1万多个。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7/2011-08-17/8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