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小沼气”给兴安盟农牧民带来“大福气”


  “现在,我们农民的日子并不比城里人差。烧水、做饭、点灯都用沼气,再也不用烟熏火燎了。”12月5日,在突泉县突泉镇工农村采访时,村民王晨告诉笔者,他家3年前就用上了沼气,煮饭、照明都离不开沼气,更主要的是利用沼渣、沼液又为蔬菜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农家肥,他家的温室大棚蔬菜每年能给他们带来1.8万元的纯收入。

  人畜粪便变成了可供烧饭、照明的“绿色燃料”,沼液、沼渣变成有机肥料。如今,在兴安盟有4万户农牧民像王晨一样,用上了沼气这一清洁能源,告别烟熏火燎,过上了窗明几净、整洁卫生、方便快捷的城市家庭生活。沼气池建设成了兴安盟村新牧区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越来越多的农民爱上了沼气池。

  据兴安盟能源管理站站长韩继明介绍,到2010年底,兴安盟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4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达到24处,高标准能源示范村建设500户,建成自治区级能源实训基地1处,县级沼气服务站5个,村级沼气服务网点154个。突泉县成功研制了适宜兴安盟应用的玻璃钢沼气池,并获得了国家专利,在全盟推广玻璃钢沼气池15000户。

  2006年以来,兴安盟把推广沼气池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节约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建设社会主义村的一项惠民工程来抓,在突泉县、科右前旗、科右中旗、扎赉特旗和乌兰浩特市等旗县市,大力实施“一池三改”标准模式和“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为重点的农村牧区沼气项目建设,同步推进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改圈、改厨、改厕建设,优化美化了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牧民的生活质量,让广大农牧民真切地感受到清洁能源建设带来的实惠。

  在具体实施中,他们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帮助农民用猪牛粪制取沼气,用沼液、沼渣种果树、种蔬菜及养鱼,把高效养殖和绿色种植融为一体,精心打造“猪—沼—菜”、“猪—沼—果”、“猪—沼—鱼”等生态种养循环链。工农村村民王晨建了沼气池后,每年能节省200元的电费和900元的燃料费,同时还能有效利用一些废弃物。

  据突泉县能源管理站站长李林介绍,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可节煤1.5吨,电200度左右,提供的沼肥相当于40公斤硫酸铵、36公斤过磷酸钙和14公斤氯化钾;施用沼肥还可使农作物增产5-20%,生产的是无公害农产品,直接经济效益2000元左右,能使项目户户均增收2000元左右。目前突泉县共建有沼气池1万多个,每年为这个县的农民节省电费和燃料费1100多万元,增收2000多万元。

  这几年,兴安盟能源管理站在实践中成功探索和推广了“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在村新牧区推广了“草原六结合”模式、“农牧六配套”模式、“庭院一池四改”模式、“田园五位一体”模式、“三池一体”模式、“多池连体”等六大模式,实现了环保效应、质量效应、增产效应,三效统一。

  据兴安盟农业部门统计,兴安盟建成的“一池三改”模式的农户,每户年可增收节支2000元左右,而种、养、沼气、温室大棚“四位一体”生态模式的农户每户每年均增收5200元左右。

  兴安盟能源管理站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一池三改”每户建设造价为5400元,国家补助标准1500元,地方补贴500元,农户自筹3400元。2006年至2010年,兴安盟连续5年争取国家补助资金6540万元,盟级财政连续两年下拨配套资金1359万元,加快了沼气工程建设,与之相连的“一建三改”、配套服务网点建设在全盟相继展开。

  据专家测算,一口8立方米沼气池可年产350立方米的沼气,替代薪柴1200公斤,相当于3至3.5亩林地的生长量,年减排二氧化碳1612公斤、二氧化硫13.6公斤。以兴安盟现有户用沼气池4万户计算,如果全盟4万个户用沼气池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年节省薪柴可达4800万吨、节电800多万度、节肥360万吨,节支增收8000万元以上,“沼气经济”在推动兴安盟村建设进程中凸显生机与活力。

  现在,兴安盟农村牧区的农牧民真正体会到了农村沼气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甜头。他们都说,“小小的沼气”给我们农牧民带来了大的福气!

  几年来,兴安盟能源管理站按照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由常规建设技术向创新技术推进,由单纯利用沼气技术向沼气、沼液和沼渣综合利用技术推进,使新能源在兴安盟呈现出“沼气”蓬勃态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沼气 养殖小区 一池三改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