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循环经济

【北糖·动态】广东农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废渣废水卖出1.6亿


  昆商糖网8月2日讯 过去的农业现代化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主要特征,如今,现代农业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必由之路。

  挑战“石油农业”

  ——农业循环经济的广东农垦实验

  农垦是什么?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开垦荒地,以便进行农业生产。”

  垦荒、精耕、化肥、农药……在固有的农业生产扩张思路指导下,尽管中国农产品 (000061 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生产能力已居世界首位,成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然而与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相比,中国的人力型农业竞争力很低:在中国,一个农民仅能养活5个人,而在美国,一个农民可以养活73人;在英国,一个农民能养活106人。

  中国农业如何破局?

  “发展现代大农业,农垦要在发展思路上打破惯性思维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仅仅依赖使用化肥、农药的’石油农业’。”广东省农垦总局局长赖诗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石油农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高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被称为“石油农业”,是因为它大量地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大量使用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机械化和化学化是这一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共同特点。

  有统计表明 ,在中国,仅化肥农药就占粮食生产成本的四分之一左右。石油价格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中国的农业可以说是“石油农业”。有专家认为,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不仅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不符,也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相悖。

  “现代农业不等于’石油农业’,农业循环经济才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赖诗仁看来,作为中国农业战线的“国家队”,农垦所走的循环经济之路将代表整个中国农业的一种未来。

  其实,未来并不遥远,这要从一则消息说起。

  废渣废水卖了1.6亿元

  今年4月25日,一条消息从广州产权交易所传出:广东农垦下属一家企业的农业加工废渣、废水卖了1.6亿元的天价!

  消息一出,引发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卖出天价废渣、废水的是广东农垦东方剑麻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方剑麻”)旗下的10间纤维厂,买家则是来自广西的万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万福制药有限公司,这些利用剑麻生产纤维制品产生的废渣、废水里含有制药成分,能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

  “1.6亿元是10间纤维厂9年中在剑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麻渣、麻水。这些麻渣、麻水以往多作废弃原料处理。”东方剑麻相关人士透露说,“最初估价5 元/吨,按照每年30万吨的产量计算,一年的麻渣、麻水估价是150万元;后来市场行情变动,我们将之调整为250万元/年,加上麻渣、麻水根据年份的增价,最后产权交易底价定为2900万元。”

  广州产权交易所总裁李正希回忆起这次竞拍时说:“现场竞争非常激烈,2900万元的底价一报出,举牌竞价超过100多轮,成交价飙升了1亿多元,价格翻了5倍多。”

  麻渣、麻水主要用于制作地塞米松、倍他米松等激素类药品。地塞米松主要作为危重疾病的急救用药和各类炎症的治疗;倍他米松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病症。

  这次天价拍卖,触动的不只是媒体的神经。广东省农垦总局局长赖诗仁感慨地说,资源循环利用的价值如同“文物丢在路边,懂行的人才能看出是宝”。

  其实,农作物剑麻的资源循环利用在广东农垦一直都存在,但是直接把循环后的剩余资源变为商品,这是头一遭。

  “在剑麻的未来资源循环中,纤维会从主产品变为副产品。”在别人还在为“1.6亿”这个数字瞠目结舌时,赖诗仁看到了这个数字背后农垦的未来。

  新经济增长点背后的循环链

  长期以来,“被废渣”的麻渣和“被废水”的麻水等,一直是生产环节的“被处理物”。从“被处理物”到1.6亿元,这其中潜伏的价值如何得以化腐朽为神奇般地呈现?

  “下一步,剑麻纤维加工技术将改进,以适应不断扩大的产权交易市场需要。”广东省湛江农垦局局长蔡泽祺介绍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橡胶 剑麻 甘蔗 化肥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