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积极引导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引导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助力乡村振兴

梅天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既是我们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向,也是我们加快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人才特别是乡村本土人才作为“有根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对于做好新时期高质量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积极意义。

  加快完善吸引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政策。推进创造创新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内部制度建设。改变现有政策的局限,重点支持回流人才在新产业新业态方面的创新创业。进一步支持一批与乡村振兴、农村健康养老、扩大农村就业和消费等方面息息相关的回流人才项目,并探索扩大政治待遇、荣誉对乡村本土人才的吸引力。打破行政边界与户籍制度约束,建立乡村共治共享理念,使乡村引进人才享受与原村民平等的义务与权利;积极邀请回流人才参加村党委会举办的各类文娱活动,共同为乡村建设与发展谋出路、找对策;大力支持乡土人才参与村委会选举,为乡村基层自治组织注入年轻力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立乡村本土人才长效培育机制。为乡村本土回流人才与当地村民创造交流机会,开展定期培训学习;建立多维对话机制,在乡村内部、乡村之间、乡村与城市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与研讨活动,促进内外沟通与融合。此外,吸引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建立完善人才流失风险防范机制对于巩固人才回流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加速构建服务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工作体系。首先,将推动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摆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突出位置。通过建立由人才、人社、科技、农业农村等部门组成的推动乡村本土人才回流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更加注重工作的整体性、协同性,按年度、分地区、分类型明确推动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工作目标、具体举措和责任分工,提升推动乡村本土人才回流工作在地方人才工作和乡村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着力持续强化乡村本土回流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胆有识的乡村能人,这其中既包括充满激情的创新创业带头人,又不能缺少“田秀才”“土专家”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因此,建立常态化的继续教育体制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活动,对提高回流人才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至关重要。此外,在教育培训的方式上,应秉承灵活性、多样性、有效性的原则,避免千篇一律的供给方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闲暇时间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建立分级分类的培训机制,并利用线下集中培训和线上微课的模式加强对其创新创业的指导和服务。

  加强优化吸引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内外部条件。首先,要不断拓展引才渠道。政府要主动搭建好人才引进平台,整合辖区内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数量、类别等情况,从而依托平台精准引才。设立市、县、区三级乡村人才交流中心,一方面收集乡村振兴各行业所需人才情况,并对外公开招募;另一方面,可以为慕名而来的人才提供精准岗位选择,确保其在最适合的岗位发挥最大才能的前提下,打造典型致富项目吸引人才。设立地方本土人才资源库,既包括在外人才信息,又涵盖区域内高校人才情况,以便快速掌握、了解、联系、充实所需人才资源。要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及配套,加强人居环境整治,为乡土人才提供宜居环境。其次,要积极营造吸引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文化环境。组织“新乡贤家乡行”等活动,夯实吸引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情感黏性”。在有好成果、好项目的回流人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参照现有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加强供给。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微信公众号、官方创业就业信息网等官方媒体试点设立一站式回流人才创新创业指导专区,汇总提供具体扶持政策和各属地的专门对接服务人员联系信息。此外,要全力做好吸引乡村本土人才回流的宣传引导。可线上线下设立有专人负责的政策咨询服务点,规避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政策红利无法充分释放。基层政府还可酌情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体现地方政府对于人才回归的重视和肯定,从而在物质与精神层面形成关怀效应。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工作目标 工作重点 回归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