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 王鹏
科技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动力。我省涉农高校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需求,需主动将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纳入事业发展总体框架,积极寻求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两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自觉承担起科技服务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的重要责任和时代使命。
实践证明,涉农高校依托平台、人才、成果等天然明显优势,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能够久久为功,以更大力度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描绘“强美富”乡村振兴新景象。一是涉农高校科技能驱动农业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农业强”。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智慧农业和智能装备产业异军突起,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加速催化农业绿色革命。涉农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则是推动此类科技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主阵地”。二是涉农高校科技能加快乡村生态修复,助力实现“农村美”。当前,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农业秸秆综合利用、土壤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重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科技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涉农高校科技人才则是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实际,筛选先进、适用的先进科技转化实施,实现技术的跨代利用,快速推动农村生态修复和人居环境改善的“主力军”。三是涉农高校科技能引领涉农产业兴旺,助力实现“农民富”。当前,围绕高质量发展下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形成的新需求,增强涉农产业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与水平,调整优化涉农产业结构,有序扩大并延伸涉农产业链条成为大势所趋。涉农高校科技成果则是为僵化的涉农产业模式提供新业态、有效防止涉农产业发展“边际效益递减”的“主渠道”。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涉农高校科技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对乡村基层工作人员和农民的走访调研,可以发现,乡村对高校科技下乡有着很高的期望值,涉农高校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大有可为。
存在的不足
思想认识不深不透。不少涉农高校对于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缺乏整体思维和长远谋划,仍将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简单理解为“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如何对标乡村振兴的具体堵点和痛点,找准科技赋能的具体抓手思考得不够深入。高校科技研究比较偏重学科导向和理论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更加偏重产业比较集中的城市产业园区,对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和能力认识相对不足,较少针对乡村振兴亟需的技术与配套服务机制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
保障机制不全不力。涉农高校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一体化实施方案,在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任务落实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导致其为乡村振兴提供的服务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各高校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缺乏差异化的角色定位,高校之间没有形成统一规划、层次鲜明、分工定位的协同机制,导致科技服务在人、财、物、信息、技术等方面不能实现和放大协同效应,存在成效打折扣的现象。
成果供给不足不准。涉农高校涉农科技创新力量布局和学科结构仍偏重于传统产业和传统学科,在服务乡村振兴所需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技术、“大健康”“大食物”等特色农业技术、农业资源绿色高效利用技术、农产品转化增值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技术等方面,其原创性高水平科技成果不够多,对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力尚显不足。此外,涉农高校科技成果存在数量较多但实际转化率低的问题,有效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与需求之间不匹配,存在“成果即实验报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农业生产实际脱节,难以充分满足现实农业生产的需求。
下乡人才不多不愿。涉农高校科技研发人员大多是“从高校到高校”,主要在实验室搞科研,“无法下去”。同时,受制于现行评价体系和职称评聘标准,很多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的级别和影响力,解决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的实际能力比较弱,“无力下去”。此外,在高校评价考核机制短期化影响下,在乡村搞技术研发推广不如做实验写论文成效快,也让很多教师“无意下去”。
对策与建议
以高校科技创新为引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涉农高校在科技研发规划和工作部署方面要主动有为,一是主动围绕提升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调整并找准科技创新支撑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和方向,加强农业科技基础前沿研究布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在涉农高校科技研发规划和项目中,着力支持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持续加大实施种业自主创新重大工程和主要农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力度,加快重大动物基因繁育、植物基因工程、现代农机装备、绿色环保饲料肥料、疫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等领域关键核心科技攻关,支持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22-11-25/34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