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开创团风“三农”发展新格局 加快建设临港经济示范区



    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做大做强以东坡粮油、永信食品、馥雅食品为龙头的种植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以天意养殖、新华扬为龙头的养殖业饲养、饲料加工、销售产业链。培植年产值过亿元的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年产销过5000万元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以上,其中永信食品、东坡粮油、馥雅食品3家企业争创“国家名牌产品”。大力推动地标产品产业化,围绕方高坪荸荠、谢河辣椒、团风射干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大基地建设,加快产品开发。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设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金,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中集聚发展,重点抓好1500亩起步区的规划与建设,加快已签约项目的落户和开工,推进马曹庙农产品加工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落户奠好基础。争取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1.5以上。大力实施现代农业“个十百千”工程,除贾庙乡、杜皮乡外,每个乡镇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重点建设黄湖、白鹤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努力争创国家级、省级示范园。
    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等生产经营形式,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帮助农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规范运行。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的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民企业家和私营企业主等农村 “经济能人”。从融资、财政、用地、涉农税收、农业保险等方面对农产品加工型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建立和规范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的准入制度,积极引进工商资本下乡。二是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和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好农民来自土地的财产性收入。探索加快土地流转新机制,建立土地流转奖励制度。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信息化管理机制,健全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三是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参股合作”、“价格保护”等多种经营形式的利益联结体,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尽快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鲜活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业等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多元化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分散农业风险,为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队伍,实现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全覆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能力建设,落实好“两法衔接”要求,加强对“三品一标”产品的监管,确保“十三五”时期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通过“双认证”目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公开,保证公众参与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知情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工作县级财政预算力度,到“十三五”末,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占县级一般财政预算总额达到1%,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农业投入品市场经营监管、农产品产中监管、蔬菜瓜果产品基地准出等覆盖率达到100%。建立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化合作社产品质量追溯系统,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发生。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41个“美丽乡村”试点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290个行政村,用3年时间实现面貌大改观。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机制,着力改造乡镇街道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大城镇供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以及新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三级以上水泥路,组组通四级以上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基本解决,农村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80%以上。水利设施全面完善,病险水库、干支渠、堤坝得到根治,提排水泵站齐全,农村基本农田、产业基地灌溉系数达到85%。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全县290个行政村基本完成村庄整治。全面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每年改造农村住房及危房1000户。探索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工艺和运行模式,启动村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美化、净化村庄环境。按照交通、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推动农民建房和转移就业向中心村集聚,力争到2020年建设宜居村庄50个。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全县着力打造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千万元村2个、百万元村20个、10万元村100个,基本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加快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鼓励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面向农民搞好服务,鼓励城市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农业,鼓励城市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鼓励城市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业向农村延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化 林业 土地 农产品加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