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图文:厚植重农氛围 补齐“三农”短板



    深入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供销社系统农资供应和科技服务主渠道作用,为农户提供涵盖生产全程的“农保姆”服务;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进行组织化生产和农产品销售;围绕“农民办事不出村”目标,完善村级综合服务社诸如便民金融、政务服务等功能。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完善流通网络,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农资行业念好“减”字诀,控制化肥、农药等投入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药精准科学施用等新技术;再生资源行业做好“转”文章,抓住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向农村环保企业转型。
    推进联合合作。统筹整合社有企业、基层社、行业协会等资源,通过资本合作、劳动合作等方式,与农民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广泛开展合作,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记者汪训前整理)

    全面小康中彰显旅游扶贫风度
    省旅游委主任钱远坤

    旅游战线落实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是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旅游业具有关联融合度高、带动作用大、“一业兴促百业旺”的优势。旅游扶贫不是一种施舍,而是有尊严、有风度的扶贫。
    通过“旅游+”的点睛之笔,能够授人以渔,进行资源转换,变“绿色”为“金色”。一个景区就是一个扶贫的主渠道和主战场。旅游扶贫还能化腐朽为神奇,化短板为长板。贫困地区往往是资源富集区,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原真的乡村、原味的民俗,往往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旅游吸引物,形成脱贫致富的后发优势。旅游扶贫也能以最小的破坏和最少的资源消耗,不断增加GDP的“颜值”、改善GDP的三围结构,提升GDP的内涵气质,打造一片旅游蓝。同时,旅游扶贫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不但能将当地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也能吸引各类关注农业、认识农业的非农村主体成为 “互联网+”时代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乡贤文明”主体,悄无声息地引领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农村治理方式的变革。
    全省旅游行业要按照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发挥旅游的综合性引擎作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把智慧的种子种在山水间,让山水田园成为农村的最大福祉。(记者汪彤整理)

    突出重中之重补“短板”
    省扶贫办副主任柳长毅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湖北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全力将中央、省委精准扶贫方略落实到位,认真细化政策措施,推进各项政策落地生根。
    精准识别、瞄准对象,全力将精准扶贫基石夯实到位。及时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和数据清理,加强建档立卡数据核查,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台账;加强动态监测,做到有进有出;加快扶贫信息化建设,打造大数据平台。
    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坚持定向施策,完善专项扶贫到户办法,打通到户渠道、做实到户链条、创新到户机制。坚持对症下药,提高保障兜底、医疗救助等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健全机制、广泛动员,全力推进“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改善软硬环境,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各类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发展。
    加强督办、从严考核,全力将精准扶贫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限期脱贫责任制、行业扶贫责任制、驻村工作队包保责任制,脱贫攻坚军事作战机制,确保如期完成攻坚任务。改革对市州党政领导班子的考核办法,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督查考核问责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记者孟静整理)

    示范引领全省发展现代农业
    省农垦局副局长郑国华

    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强调加快农业现代化。农垦作为农业国家队,示范引领全省发展现代农业,大有作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林业 农业现代化 粮食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