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湖清水映丹心


  本报记者 王景山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移民,经过干群两年艰苦卓绝努力奋斗,丹江口库区34.5万移民舍小家为大家,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完成了这次世纪大搬迁。

  为破解这一水利工程“天下第一难”,库区河南、湖北两省数万移民干部深入移民家庭,他们满怀深情,为移民排忧解难,其中18名干部累倒在工作岗位……移民干部这种心贴心的帮助和奉献,赢得移民信赖,从而实现了中央以人为本和谐搬迁的目标。

  为深入了解移民干部在这次世纪大搬迁中的感人事迹,近日,记者首先来到河南省南阳市。

  据该市副市长刘树华和市移民局同志介绍,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又是南水北调河南省丹江口库区移民唯一迁出区和主要安置区,此次该市库区农村移民16.4万人,其中10万人为市内安置,涉及7个县市区65个乡镇,12个单位;另外6.4万人外迁到省内其他25个县市区。

  “移民,南阳成,则河南成;河南成,则中线成。”当地干部常说的这句话,道出了南阳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循着这一共识,记者还了解到:南阳市16.4万移民,竟全部出自淅川一个县,且一多半的移民在本市辖区内安置,是全国移民大县、河南省第三安置大县。

  搬迁移民集中,搬迁数目打破记录,搬迁强度前所未有(四年任务、两年完成),这是南阳移民的特点,更是难点。

  面对这个使命特别光荣、任务特别艰巨的“国家大考”,南阳市数万移民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奔赴移民一线,驻村包户,成为移民乡亲“代言人”,迁安两地“主心骨”。

  “移民有恩于国家!”“移民迁安无小事。”每一位移民干部都这样提醒自己,并以“让移民满意是移民工作的最高标准”为要求,用真心、动真情、说真话、办实事,温暖移民,感动移民。

  当淅川县盛湾镇陈营移民在孤岛上翘首期盼时,是移民干部翻越高山、趟过泥石流,连夜赶到现场,调来了大货轮、挖掘机,上千移民高呼“共产党好”。

  当邓州移民村土地分配进入僵局时,是移民干部10多天吃住在村里,直到乡亲们最终满意分地方案为止,让移民们看到了新生活的希望。

  当移民为矛盾困扰时,是移民干部耐心细致的抚慰,将问题及时化解在村组。

  当移民新村建设进入关键期,又是移民干部没日没夜吃住在工地,汗水、灰尘把他们和工友、移民代表们“扮成一个样”——农民工。

  在淅川县,记者见到了刚刚从县移民局长改任副县长的冀建成,因长期患糖尿病、每天要注射两支胰岛素而被同事戏称“老糖”的他,在组织搬迁工作中,带领同事与时间赛跑,不分昼夜和节假日,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几次因极度疲劳而晕倒,最忙时单月行程1万公里。他感慨地说:“每送走一批移民,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很多移民告别家园时恋恋不舍地说:‘只要国家叫我们搬,我们就搬!’群众的这种高风亮节,深深感动着我们移民干部,在200多个移民工作环节中,许多干部晕倒在高温烈日下,12位献出了宝贵生命。”

  南阳市牺牲在移民一线的12名干部分别是:马有志,淅川县委机关党委副书记;郭保庚,南阳电视台外宣部主任;赵竹林,南阳市宛城区高庙乡东湾村党支部书记;武胜才,淅川县香花镇柴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宝庆,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组长;王玉敏,淅川县上集镇司法所副所长;范恒雨,淅川县九重镇桦栎扒村党支部书记;魏华峰,淅川县上集镇魏营村组长;李春英,上集镇干部;刘伍洲,上集镇干部;陈新杰,淅川县香花镇白龙村乌龙泉组长;金存泽,淅川县滔河乡干部。

  在县城一处简陋的3间平房里,摆着主人马有志的遗像,旁边放着厚厚6册的《赤子之心》。妻子杜曼丽哽咽着说,那是丈夫牺牲前,连续熬夜把自己写的关于库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多年来写的文稿、笔记及起草的文件,分门别类装订成册的。

  2010年4月16日上午,马有志拖着疲惫的身体乘车赶往负责包点的向阳移民村途中,突发脑溢血,晚上21时39分,52岁的他,经抢救无效,那颗为移民操劳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马书记上车时就很费劲儿,我劝他是不是先去医院看一下,他说:‘没事,没事,赶快走。’谁承想,这竟是马书记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跟了马有志5年的司机马振卫悲痛地回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高山 连续 竹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